索 引 号 | 12370800664437539U/2023-004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 组配分类 |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 2023-02-27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继续以营商环境评价为抓手,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水平,全方位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交易主体的便捷度和满意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2月底前,按照《山东省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工作方案》要求,在已经建立的各方交易主体和第三方社会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提升交易服务的针对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二)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3月底前制定《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23年度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干部队伍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掌上交易”功能。4月底前在手机端开发“定向提醒”功能,向交易主体提供告知服务。投标人可以定制提醒服务,手机端第一时间向投标人推送项目动态,使投标人实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高效参与项目各个环节。
(四)5月底前开发建设"流程式智能辅助评标"管理系统。对评标事项进行拆分梳理,实现从评标签到、评标组长产生、评标任务分配、资格评审、商务评审、技术评审到生成评标报告的傻瓜式、流程式评标,进一步规范评标流程、完善评标程序,实现评标专家无感自助签到、自助评标、自助离场,与代理机构人员、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等与评审工作无关人员的全程“零接触”。根据不同项目类型,自动选取适用的评标流程,自主定义评标流程节点,记录专家在各节点的评审时间,统计分析不同类型交易项目、各评标专家的平均、最长、最低的评标时间,为评价评标专家、提高评审效率及质量提供数据参考。
(五)在工程项目省内远程异地评审常态化基础上,配合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参与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操作规范
统一试点工作,7月底前按照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交通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操作规范(试运行稿),调整本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流程,并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系统进行完善升级。
(六)9月底前开发上线评标地点就近调度系统。评审专家在接到抽取电话后,可使用手机,通过专家助手小程序就近选择交易中心,最大程度的实现全市交易中心场地集约化管理,增大评标地点的随机性,减少对评审专家的人为干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七)10月底前政府采购项目实现跨地市远程异地评审零突破。
(八)11月底前针对交易平台业务特点,利用大数据、AI技术开发在线客服系统。客服机器人弥补人工客服的不足,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可通过文字、图片、附件实时交流,为交易各方提供更便捷更直观的服务。同时,客服平台将常见问题搜集到知识库,通过数据统计,对待完善修改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形成良性循环。
(九)集中学习调研全国先进地区,主动对标对表,12月底前召开至少3次对标追赶专项改革“找差会”,组织至少2次业务培训会(其中对县市区分中心的业务培训不少于1次),确保我市招标投标指标营商环境始终走在前列。
(十)12月底前组织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培训暨意见征集会议2次,进一步提高招标采购代理水平,优化平台服务。
(十一)继续做好重点项目“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跟进回访”全程精细化服务,全力保障全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