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1076F/2023-010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教育局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成文日期 | 2023-03-2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教育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举措及成效
(一)继续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
济宁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等主题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与实践教育活动,提升普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涵,自觉尊法、学法、护法。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高度重视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专门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实施意见》、《关于学习宣传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实施意见》、《济宁市教育局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等文件。
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2022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计划,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规范做好抽查清单、抽查计划公示告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的监督工作,抽查结果及时通过公示系统进行公示,全面落实依法监管职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目前市教育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数11人。推动公职律师建设,制定出台《济宁市教育局公职律师工作方案》、《济宁市教育局公职律师管理办法》,设立单位公职律师岗位。2022年共1人参加省律师协会举办的公职律师任前培训,顺利通过公职律师任前培训、考试,取得公职律师资格。推动义务教育招生应用系统数据融合,接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常住人口信息、交易网签合同信息、租赁备案信息、个人参保信息、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和企业法人基本信息等7项数据,实现免提交招生入学证明材料。
加快转变政务公开职能,重点围绕提高政策公开质量、夯实公开工作基础等方面深化政务公开。2022年,持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任成员,根据公开目录要求,制定市教育局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将各项公开要求纳入到办文、办会程序,严格审核部门文件需要公开的内容,政策类文件解读材料做到与发文同部署。可以公开的重要会议第一时间形成新闻通稿,通过网站、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解读重要政策文件,通过政务公开网、媒体网站向社会公布。同时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机制,提升后台管理队伍素质,严格审核信息发布流程,积极树立教育好形象,发布教育好声音,传播教育正能量,各项运维工作安全有序。2022年市教育局通过政府网站公开信息643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信息438条,主动公开部门文件60件,政策总解读次数30次。全年网站总访问量达到589万次,微信号订阅人数达33万人。
联合市检察院、市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开展“流动法治课堂”工作,印发《关于共建“流动法治课堂”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合作机制,创建上门式零距离送法进校园活动,构建法治服务“立体网”,创建法治课堂“流动网”,共筑部门合力“关护网”,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校园环境,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学校依法治理改革试点工作,综合评价申报学校依法治理的领导和工作推动机制、以章程为核心的校内制度体系、法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教师考核管理机制、宪法法治教育、普法工作机制等工作落实情况。依据《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标准,申报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9所。
(二)强化普法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普法工作成效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济宁市教育局2022年普法计划及责任清单,加强普法进展调度,建立《济宁市教育局2022年普法工作台账》,明确各项普法任务责任科室和措施。每年组织2700多名市直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参加国家学法用法考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以宪法为重点的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了道德与法治课,促进了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每学年法治教育不少于18学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实践,举办模拟法庭、法治征文、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等活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堂普法教育。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全面贯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好《道德与法治》课,并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到多门课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邹城市开展“少年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曲阜红军小学举行法制报告会》等活动简报在教育部普法网登载。
积极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指导各地中小学校举办特色宣传教育活动。举行学宪法晨读活动,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学。开展以学宪法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影像,全面、深入学习宪法,学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引导学生熟悉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网站、电子显示屏等设备,结合升旗仪式、社团活动、黑板报、墙报、橱窗、横幅、标语、致家长一份信等手段,向师生与家长广泛宣传宪法有关内容。积极参与教育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动员各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学宪法 讲宪法”和“宪法小卫士”网上学习和考试,全市共计963357人参加。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加强教育部门法治队伍建设,局机关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其他各科室为成员。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动参加重大活动,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指导督促全市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干部教师,将普法宣传教育、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统筹结合、整体推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实施依法行政。
三、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对公平竞争等专门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度不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有待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业务问题的意识还需增强。对师生群体的普法措施、方法比较单一,普法的手段缺乏现代化适应性,多以单方宣教等传统形式开展,模拟法庭、实践基地等实践型、参与型教育方式不够,没有足够多的优质法治课程。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加强各级法治组织建设,强化法治领导小组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各级教育组织与公检法系统的合作,继续深化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推动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
强化机关干部法治教育。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干部法治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解决专业业务水平不足、业务监管力度较低等问题。每季度召开1次法治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对学校依法治理、业务监管、行政服务、政策文件审核等工作开展研讨和培训学习,做好局机关科室、事业单位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建设工作。
多元化开展学生法治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学习方式等因素,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有启发性的法治宣传与教育。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简便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估检查与反馈调整,及时总结经验与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与完善。加强对校园法治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高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工作。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分步实施”的原则,分类选择一批学校开展试点工作,建设5所《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中小学)》综合评价超过95分(满分100分)的学校。引导学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进改革,指导全市试点学校完善依法治理10大类38项管理制度,推动形成生动活泼、规范有序的学校育人环境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整体提升学校依法治理水平。
完善业务事项监管计划。建立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政策法规工作联合办公机制,制定全年监管事项计划,统筹部署、统一检查,加强学校日常办学行为、教材教辅使用、民办学历及学校教育机构、学校安全、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实现17类检查事项100%覆盖,保障各类教育教学管理政策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