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白衣堂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兖州区白衣堂小学坚持思想引领、坚持有机融入、坚持实际体验、坚持适当适度的原则,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在德育、语文、综合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和实践内容,努力在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为学生“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奠定基础。
为保证学生参与度,我们设置了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在校内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校外,我们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另外,我们利用班队会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结合时间节点,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还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另外,劳动也培养了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