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济宁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残疾人文化就业交流传播活动
为庆祝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项目,促进残疾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现更加充分就业,5月17日上午,济宁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交流、“美丽工坊”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在文化就业创业交流现场,残疾人书画家、爱心助残书画家挥毫泼墨,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副副作品,让前来学习的残疾人朋友大为赞叹。在“美丽工坊”非遗传播活动现场,非遗老师为残疾妇女朋友讲解书画技巧,从书法理论知识着手,深入浅出的为残疾人朋友进行了授课。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学习人员纷纷拿起毛笔,按照老师教授的运笔方法,在宣纸上认认真真地练习,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劳动作品。
本次活动邀请济宁市工艺美术大师、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杜文丽,现场手绘国画团扇,用国画的技法,在丝绸材质的扇面上进行创作,表现花鸟、山水、人物,咫尺之间,尽现美好。杜文丽说道:光凭她自己是很难将团扇这项拥有千年历史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未来还希望有更多的手工艺爱好者能了解并喜爱上团扇文化,将祖辈的手艺一代又一代的发扬光大。
济宁市在“美丽工坊”建设中,坚持以服务残疾妇女就业为根本,帮助残疾妇女激发潜能、习得技艺、获得收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残联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合力推动残疾妇女在劳动中得到成长、劳动中实现就业、在就业中感受快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推动非遗文化、工艺走向市场,传承非遗文化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