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381606177/2023-0669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3-05-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对农村弱电线路进行序化整理的建议 》。
王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农村弱电线路进行序化整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谋划,精心安排部署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农村弱电线路整治工作,制定印发《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灵活采取线路入地、线路整理、线杆移位等方式清理空中“蜘蛛网”推动农村“三线”设置规范有序。3月6日,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现场动员会议,将提升乡村公共服务和飞线治理纳入2023年度重点攻坚任务。
二、突出示范引领,开展规范治理
积极探索开展规范治理模式。一是开展治理试点,选取任城区开展“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规范治理试点活动,指导探索建立多方配合、务实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农村“三线”设置规范有序,构建乡村“美丽天际线”。对农村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影响群众安全,影响村容村貌的通讯、有线电视、宽带数据传输等杂乱、垂落、废弃的线缆及光缆交接箱等进行治理,按照安全、规范、整齐的要求,达到强弱分设、平整对称、捆扎均匀、标识清晰、牢固安全、美观协调。二是分类探索治理方式,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或有条件的村庄,按照标准铺设地下通信弱电管道,采取“多网合一”方式实施线缆入地。对建筑规整的村庄,采取沿墙面穿管布线敷设方式进行整理,实现线缆整齐规范。对于一般村庄,对各类杂乱、垂落线缆进行规范捆扎,对废弃线缆予以剪除,对老旧线杆进行修复和加固。兖州区按照“全域摸排,厘清底数,依法治理”的原则,联合广电、移动、联通和电信等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攻坚,集中排查线路基础设施老化、运营商废旧电缆清理不及时、村民私拉乱接等问题,摸清架空线缆和私拉乱接等情况,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推动飞线整治工作高效有序落实落地落到位。
三、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度
2022年5月1日,我市颁布施行了山东省首部《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条例》对农村“三线”维护和管理工作作出了系统化、具体化、可操作的规定。《条例》的出台,能够依法规范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从法治轨道上更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巩固和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济宁新闻网、掌上济宁、济宁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村内大喇叭循环广播、发放“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条例》用《条例》的热潮,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三线”违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维护做好“三线”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
下步,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条例》、《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坚持高位推进、统筹谋划,坚持规划引领、典型示范,持续推进农村弱电线路整治工作,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9日
建议原文:
关于对农村弱电线路进行序化整理的建议
目前,全市各乡镇都在秉承美丽乡村建设的总基调,对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生活品质和安全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农村弱电线路铺设杂乱无序的现状却成为影响农村环境和百姓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主要问题:
一、各运营商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统筹协调,导致村居道路、田间地头杆线林立,有的线杆存在裂纹,甚至于严重倾斜,严重影响了村居的环境和群众的生产生活。
二、现在村居新建房子之后各运营商后续的杆线整理跟踪服务不到位,导致各类线路杂乱无章,村民私拉乱接的现象也较普遍,对群众的人身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三、各弱电运营单位,对线路的更换不及时,导致有些线路老化严重,还有的在更换新线路之后,对老旧的线路不进行清理,导致新老线路交错在老百姓的房子上,严重影响美观。
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推进,部分村庄和集镇的线路得到了部分整治,也受到了百姓好评,但大多数的村居线路还是杂乱无章。建议相关部门逐年对农村,尤其是对人口集中村和中心村优先进行弱电线路的整治序化,消除私拉乱接、借杆架线、跨房接线、废弃杆线残留等影响村容村貌和安全的现象,采取入地、入管、贴墙、捆扎并线等方式,统一梳理、集中架设,确保管线整齐、美观、安全,美化乡村面貌,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