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1076F/2023-027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教育局 | 组配分类 | 数字图文解读 |
成文日期 | 2023-05-26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图文解读丨济教字〔2023〕33号济宁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印发《济宁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政策背景
近日,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提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突出实践育人作用、构建文化育人环境、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压实全员育人责任、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建立治理长效机制等9项重要措施,进一步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优化立德树人学校环境。
二、政策依据
(一)《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的通知
》(鲁教基字〔2023〕1号)
三、主要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有效衔接、整体推进的原则,突出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着力建成“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形成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四、重要举措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校课程实施主体责任。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品德启蒙教育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各种游戏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作用,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六大行动”,定期遴选推广示范课例,培养一批课程思政名师。
(三)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2023年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建立完善校园欺凌防治机制。
(四)突出实践育人作用。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高中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义务教育学校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岗,引导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
(五)构建文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以优美环境陶冶高尚情操。2025年实现中小学“绿色学校”全覆盖。指导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晨(午)等时段,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师生共选共勉中华经典座右铭等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六)压实全员育人责任。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指导学校制定全员育人责任清单,落实专任教师责任。
(七)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制定出台《济宁市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济宁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济宁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育人机制。规范提升家委会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参与者、同盟军作用。
(八)完善育人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的德育评价体系。结合幼儿园分类认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特色高中建设和普通高中星级创建,持续探索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育人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
(九)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启动学校章程修订工作,推动将全环境立德树人写入学校章程。优化完善学生管理规定,突出对学生品行的激励奖惩作用。引导学校畅通师生诉求反映渠道,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及时掌握和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建立健全学校规范办学监督管理机制,坚决纠正功利、短视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