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年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5-31 信息来源: 市农机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农机函字〔2023〕18号 

各县(市、区)农机中心,济宁市高新区城乡统筹发展局,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

现将《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年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通知》(鲁农机技字〔2023〕2号)转发给你们,并提以下要求,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小麦单季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要实现比武活动常态化、全覆盖,并开展机收损失数据跟踪监测。其他县(市、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提高夏播质量、广泛宣传动员、加强示范推广。

二、各县(市、区)区要认真总结工作成效,将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相关材料、机收减损工作总结于6月26日前报联系邮箱。重大进展情况、重要工作成效,随时报告。

联系人:马士涛,0537-2358315。

联系邮箱:jnsnjjzjk@163.com。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年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pdf

 

                                                                                              济宁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  

                                                                                                          2023年5月29日


 

附件1

 

2023年省级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举办县(市、区)

 

济南平阴、青岛莱西、淄博高青东营广饶、烟台莱州、济宁邹城、德州平原、聊城冠县、临沂兰陵、菏泽单县。

 

 

 

 


附件2

 

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规则

 

本规则为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制定。

一、机手与机具确定

1.各县市组织机手报名,筛选10名机手作为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应取得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能够熟练操作收获机作业。

2.机具准备。选手自带机具参赛,机具应调整、保养到位,整机技术状态良好割幅在250厘米以上。

二、抓阄确定作业区

比赛前把10个作业区编为1-10号,组织参赛选手抓阄选定作业区,机手抓阄号码既是机手编号、作业区编号、也是机具编号,将编号贴到对应的机具明显位置,记录机具及相关信息。按照抓阄编号,对应收获机作业幅宽由1-10按照2-4个作业幅宽顺序留出作业区。

三、作业区要求

作物及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种植成方连片,品种相同,长势、成熟度基本一致,无倒伏、地块平整,地块内电线杆、坟头等障碍物不影响作业,地块长度一般应大于150米,亩产不低于当地平均产量。

如图1所示,比赛前先把整个赛场两边和两端地头均收获10米左右,保证地边地角整齐。将赛场划分为10个作业区。把4个作业幅宽作为1个作业区,以保证两个来回行程全部收获完。每个作业区之间间隔1个作业幅宽并在比赛前收获完毕,使10个作业区独立分开。作业区编号为1-10,插标杆标识每个作业区。测试专家组测量作业区长度和宽度,计算每个作业区面积。





图1 赛场分区示意图


四、合理确定收获时间

收获时间根据作物成熟度合理确定。

五、作业要求

将所有参赛机具按抓阄编号顺序排放在对应作业区的地头。一切准备好后下达起步指令,保证开始收获作物时达到正常作业转速。割台接触作物时开始计时,驾驶员按照正常的作业速度将作业区作物全部收完,割台接触最后一株作物时停止计时。

六、排序原则

本次活动将作物收获损失率作为排序依据,按照机收作业损失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损失率低者排序在前。考核专家组有权决定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作业速度过慢和未能完成作业任务的机组不参与排名。

七、奖励

入选2023年省级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县按以下规则奖励:本赛区作业损失率低者前五名推荐为“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颁发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奖章和证书;第六至第十名颁发“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优秀选手”证书。并对前三名、第四至第五名和第六至第十名分档次发放奖金。

未入选省级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县可以参照以上办法进行奖励,奖金自筹。比武结果及时报省厅农机化处。

八、说明及注意事项

1.各县级农业农村局应安排专人,对作业过程和专家考核情况实时录像

2.参赛机手应服从专家组指挥,需要调试机具的应在专家组安排的调试区内进行。

3.尽量避免在雨天或雨后收割,应在露水消散后,风力小于5级作业。

4.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测试所需仪器设备(见表1)由各县级农业农村局自行准备。


表1  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测试所需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要求

数量

用途

备注

1

电子天平

精度0.1g

1台

损失籽粒质量测定


2

谷物水分测量仪

精度0.1%

1台

测定籽粒含水率


3

秒表


3

测定收获作业时间

可用手机代替

4

钢卷尺

50m

1个



5

钢卷尺

5m

3个

测定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


6

钢直尺

50cm

3个



7

剪刀/镰刀


3把

处理植株


8

纸杯


100个



9

簸箕


3

清选籽粒


10

手套


15

搓麦穗、籽粒


11

标杆旗


40

标识作业区


12

塑料袋


50



13

取样框

内宽为收获机工作幅宽,内长0.5m

 

10

测区取样

确定参赛机具后,及时制作对应的取样框

14

记号笔


3支



 


附件3

 

山东省小麦测产与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测评办法

 

一、小麦测产办法

1.测区选择

在大比武地块中采用5点法选取5个测区,每个测区面积为1平方米。

(1)根据畦宽和行数测定计算平均行距(米)。

(2)根据播种机的行数与行距计算测区宽度

(3)根据测区面积1平方米与测区宽度计算测区长度

【例】某地块采用5行播种机播种。畦宽4米内种植16行小麦,要求测区面积为1平方米,计算该测区长。

平均行距=4÷16=0.25(米)

测区宽=0.25×5=1.25(米)

测区长=1米2÷1.25米=0.8(米)

   2.测产办法

    一般在大比武活动前1-2天,由县级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和农机专家进行测产。具体步骤如下:

(1)亩穗数(S):分别数出5个测区的小麦穗数(无籽粒的穗不计入,计算5个测区的平均穗数N,并折算成亩穗数。

    (2)穗粒数L:在每个测区随机选3点,每点取10穗。调查穗粒数。并计算该测产地块的平均穗粒数。

    (3)千粒重:根据品种查定千粒重。

   3.产量计算

(1)小麦亩产量kg=每亩穗数×平均粒数(粒)×千粒重g×0.001

(2)测区(1m2)小麦产量M。

将5个测区的各30穗麦穗手搓脱粒,合并后称重Z(g),计算平均重量。

测区(1m2)小麦产量M=Z/150×N g 

4.将机具信息和测产相关数据填入表2

 


表2 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机具与测产记录表

机具顺序号:                     作业地点:        县(市区)             村记录人及电话:

基本信息

机手姓名


手机电话


驾驶证号


驾龄(年)


机具型号


生产企业


号牌


是否年检有效

□是  □否

配套动力(kW


喂入量(kg/s


收获幅宽(cm


滚筒型式*


购机日期


累计作业量(亩)


作物

情况

小麦品种(选填)


成熟度


倒伏情况


亩产量(kg/亩)


留茬高度要求


近三年平均单产


地块

情况

地块位置


种植户姓名


手机电话


坡度情况


障碍物情况


环境

天气情况


特殊工况说明


测产数据

1m2测区的平均穗数N


亩穗数S


穗粒数L


千粒重


小麦亩产量


5个测区的各30穗麦穗手搓脱粒,合并后称重Z


测区(1m2)小麦籽粒产量M


*滚筒型式包括:①横轴流 ②单纵轴流 ③双纵轴流 ④切流+单纵轴流⑤切流+双纵轴流⑥切流+逐稿器。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将序号填入表中。

二、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测评办法

1.生产率测定

(1)作业小时生产率。量取作业区长度和宽度,计算作业区面积,并记录小麦联合收获割机作业时间,根据测定的作业面积和作业时间,按下式计算作业小时生产产率。

 

式中:—测区面积,单位:亩;

      —作业时间,单位:小时;

      —作业小时生产率,单位:亩/小时。

(2)按照下式计算单位幅宽作业小时生产率。

 

式中:—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单位:米;

      —单位幅宽作业小时生产率,单位:亩/小时米。

2.损失率测定

收获作业后,专家组在作业区不同作业行程中,离地头约1/4、1/2、3/4处,用取样框选取3个测区(取样框内边宽度为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L,长度为0.5米)。分别收集各测区内夹杂在秸秆和杂余内的籽粒、穗头(不含超出取样区域部分)上未脱净的籽粒和掉落在地面的籽粒,脱粒去杂后,将3个测区籽粒合并后称重,计算3个测区小麦籽粒平均损失质量W,按照下式计算作业区损失率。

 

式中: —损失率,单位:%;

       —3个测区小麦籽粒平均损失质量,单位:克;

       —每个测区(1平方米)小麦产量,单位:克/平方米。

3.将以上计算结果填入表3。


 

表3  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考核记录表

 

机组编号:                   作业地点:        县(市区)                  记录人及电话:

测定项目

单位

测定结果

作业时间T

h


作业区长度

m


作业区宽度

m


作业面积J


作业小时生产率E

/h


单位幅宽作业小时生产率EL

/(hm)


3个测区损失籽粒总重量

g


3个测区损失籽粒平均重量W

g


测区(1平方米)小麦重量M

g


损失率S

%


备注



附件4

 

小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方法仅适用于2023年小麦机收损失率监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自然落粒

在收割之前掉落的籽粒和落穗。

2.2倒伏程度

用不倒伏、中等倒伏和严重倒伏表示。穗头根部和茎秆基部连线与地面垂直线间的夹角,在0°-30°为不倒伏,30°-60°为中等倒伏,60°以上为严重倒伏

2.3损失率

收获作业后,联合收割机各部分损失籽粒质量占应收籽粒总质量的百分比。

3测量工具要求

损失籽粒质量测定选取精度不低于0.1克的电子天平,取样点长宽测定选用5米钢卷尺。

4测定方法

4.1收获作业后,随机选取1个或多个取样区,取样区长1米,宽2米,也可根据当地常用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确定。

4.2分别收集各取样区域内夹杂在秸秆和杂余内的籽粒、穗头(不含超出取样区域部分)上未脱净的籽粒和掉落在地面的籽粒,脱粒去杂后称其质量(忽略自然落粒),按照下列公示计算每个取样区的损失率:

 

式中:S—损失率,单位为:%;W—取样区内小麦籽粒损失质量,单位为:克;M—单位面积小麦籽粒产量,单位为:千克/亩;L取2米或当地常用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单位为:米。

4.3因测定时间和条件有限,本次活动中,以近三年该乡镇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代替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应将含水率折算成与收集到的损失籽粒相同),数据由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在活动测评开始前提供给监测小组;忽略自然落粒影响。


附件5

 

机收损失数据跟踪监测上传方式

 

一、数据上传网址

https://www.sdnj.org.cn/jsjs/#/login

二、二维码

 

 

 

 

 

 

 

三、使用说明

1.选择网址或二维码一种方式上传数据。

2.各县用户名及密码与往年一致


附件6

 

大比武测评报告撰写要求

 

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填写有关记录表格、计算分析测评结果,撰写大比武活动测评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活动概况

包括大比武活动组织机构、时间地点、裁判员,参赛机手筛选情况,机具情况,测评专家情况,成绩排序。

测试结果

包括作物产量、含水率、损失率、作业小时生产率等。可以根据所选机型、生产企业、收获方式、收获期作物成熟度对损失率的影响等原因作出分析。

问题与建议

针对大比武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和建议。

 

联系人:孙昀璟     电话:0531-83199968

联系邮箱:sunyunjing@shandong.cn


附件7

 

报名回执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电话: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其他

























备注: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和农机推广站长(中心主任)2人,举办省级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县(见附件1)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和测评专家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