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4079/2023-066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能源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3-06-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能源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02026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市能源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4020267号提案的答复
段迎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近年来,市能源局不断加强燃煤机组运行管理,每月跟踪煤电机组发电、煤耗等运行数据,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建立电力项目调度推进机制,重点推进煤电三改联动、重要输电线路等项目进展;加快在建和计划建设煤电项目推进力度,指导督促煤矿、电厂签订并严格履约电煤中期合同,全力确保能源电力平稳供应。
一、电力保供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着力提高电煤供应保障能力。建立并坚持电煤生产供应日调度、周报告制度,每天对全市煤炭企业生产储存、电厂库存和全市港口煤炭存储情况进行调度,指导电厂做好煤炭储备工作,全市热电联产电厂电煤库存持续稳定在20天以上。积极协调、解决电煤供应问题,疫情期间为主城区内的华能济宁电厂、运河电厂、嘉祥电厂解决电煤、灰渣运输问题10余项,为电厂协调办理疫情处置物资保障车辆通行证500余张,全力确保煤炭储备充足,电力供应平稳。
二是大力实施煤电“三改联动”。今年以来重点实施30万千万以上煤电机组供热改造、节能减碳、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邹城电厂5号机组节能改造已于2023年4月19日完成,改造后,邹城电厂5号机组供电煤耗降低17克/千瓦时以上,具备30%负荷下稳定调峰能力,机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全面提升。嘉祥电厂1号机组公用系统、DCS系统已完成改造,改造后DCS测点正确率、保护投入率均100%,自动投入率大于97%,提高了DCS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逐步实现对低效煤电机组和供热锅炉的替代。
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情况
2022年底,济宁电网形成了以3座500千伏变电站为重要支撑,以31座220千伏变电站为骨干,以207座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为脉络“东西开环、两片区”的电网。
一是不断优化电网架构。市能源局会同审批局、自然资源局、经开区管委会、国网济宁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同力协契,共克时艰,研究推进500千伏麟祥站、汶上扩建设,500千伏汶上扩建工程预计2023年底开工、麟祥(济宁西)新建变电站工程2023年底投产,将大力提升供电能力。
二是成功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济宁电网成功应对负荷七创新高、最高达769.4万千瓦(同比增加20%)的考验,电网整体网架结构坚强、供电能力充裕,基本满足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随着网架结构的不断优化、电网设备水平的不断升级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各项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市供电可靠率目前已达到99.97%。
三是成立负荷管理中心,新能源消纳能力再提升。保障济宁电网史上最大规模的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落地,推动在核心城区落地220千伏皇营站,建成全省唯一“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2022年,我市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71.68万千瓦,同比增长22.87%。率先成立市县两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迎峰度冬期间,制定实施了济宁电网度冬紧急负荷控制序位方案,印发了《2022-2023年全市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有利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电力平稳供应。
加强电力供应是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是坚持电厂电煤库存监测,督促省直调电厂及地方公用电厂利用煤炭供应宽松时段,提前做好电煤储备,确保迎峰度夏前电煤库存达到省定水平。二是对在建、续建的重点项目实施月调度,实时掌握工程进展。与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及时沟通,确保项目按节点完成。积极对上争取,关注省内相关政策,支持项目建设,三是供电侧重点做好负荷平衡管理。指导供电公司开展行业用电负荷分析,成立专门队伍摸排全市负荷特性,全面掌握民生、安全、保供、保安等不可压限负荷容量,精准计算我市可控负荷。建立可控负荷资源库,将有序用电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加快推进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推行可中断负荷管理,确保限电不拉闸,保障民生用电和社会公共安全电力供应。
感谢您对我市电力保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济宁市能源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