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5266247/2023-024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3-06-1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环字〔2023〕22号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关于推进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济宁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加快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针对第一条关于构建数字化环境监管体系,提升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能力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持续稳步推进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一是提前打下信息化监管基础。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了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定位、AI智能科技、二维码”等技术,对危险废物产、存、运、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管,有效突破了传统的管理瓶颈,实现了智慧化管理升级。我市危废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全覆盖,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的认可,先后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第15期简报(2020年鲁简045号)、山东新闻联播、中国环境报、2020年全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推进会议等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和经验介绍,同时入选省网信办2019-2020年度全省信息化优秀案例。二是进一步提升优化信息化监管手段。计划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有效利用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工程二期,拟将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的管理数据集中纳入,实现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审核查询、视频监控、定位跟踪等众多功能,实现优化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
针对第二条关于强化循环利用,推动原料和固体废物在产业链、供应链上首尾相连的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根据职责分工,积极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一是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引导企业向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目前我市已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3家、省级绿色工厂14家,培育3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二加速推进技改项目提档升级。将减少工业固体废物关键技术研究纳入2023年市级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领域。三是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兖州工业园区、鱼台县张黄化工园区等国家级或省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动山东昌耀新型建材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山东荣信集团高端化工循环经济、邹城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等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四是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工作。开展一般工业固废摸底排查,组织企业进行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申报登记,定期发布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
针对第三条关于加强处置能力建设,实现固体废物园区内消纳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近年来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置布局,截至目前在全市规划建设5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10家单一处置利用设施,12家综合收集设施,14家铅蓄电池收集设施,满足济宁市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利用需求。下一步,将持续深入推进源头减量工作,通过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强化源头控制等方式,加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重点行业整治提升,鼓励工业固体产生量大的企业开展内部综合利用处置,督促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针对第四条淘汰落后产能,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阵地的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印发《济宁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从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依法依规推动我市落后产能关停退出,2021年以来,累计淘汰落后生产线(设备)622台(套)。下一步,将通过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继续促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市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6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