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7381606177/2023-0668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3-06-20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54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净菜加工)产业落地实施建议》。

发布日期:2023-06-20 浏览次数: 字体:[ ]

于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净菜加工)产业落地实施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预制菜市场非常火爆,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大。预制菜产业一端连着田间地头,一端连着消费市场,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抓手,带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一、我市发展预制菜的优势

(一)原材料产出丰富、种类齐全。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7亿斤以上。其中,小麦46.6亿斤、玉米37.92亿斤、水稻7.34亿斤、薯类3.16亿斤、大豆2.8亿斤,蔬菜产量稳定在700万吨以上,淡水产品产量30万吨,肉蛋奶产量100万吨以上。基本形成了微山渔湖产品、泗水甘薯、邹城食用菌、金乡大蒜(辣椒)、梁山肉牛、汶上芦花鸡等优势产业,预制菜加工原材料可持续供给能力较强。2022年,为加快益海嘉里投资丰厨中央厨房项目签约落地,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农产品供给能力做了尽职调查,对项目最终落地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部分企业已深耕预制菜领域多年,取得了不俗成绩。兖州樱源预制菜品--去骨烤鸭,去年出口额占了国内肉禽类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占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泗水鸿润推出的大鸡排、卤味鸡爪等预制菜品广受市场欢迎,其中大鸡排网络销售量占国内电商市场同类产品销售份额的70%以上。金乡鑫诺的蒜蓉酱和辣椒酱获山姆会员店、永旺等国际大型跨国零售集团认可并经销。

(三)用文化赋能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鲁菜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我市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鲁菜中的孔府菜更为世人称道、认可。自古受运河文化熏陶,微山菜、梁山(水浒)菜、济宁本帮菜等融合南北方口味,市场接受度较好,为下一步我市企业开发预制菜品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充分利用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去讲好产品故事,包装企业品牌,开拓销售市场,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的指示要求,加强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的学习研究,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突破农产品加工业这一短板弱项的发力点、增长极。政府主要做好政策扶持引导、对上争取、要素保障和平台(预制菜产业联盟)支持等工作;企业则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做好差异化发展、提质增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工作,持续提高我市预制菜产业总体规模和发展层次。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好一个扶持政策。去年12月底,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既贯彻了省政府预制菜专项扶持政策的精神,也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扶持办法。下一步,我们将与财政部门密切沟通,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细化《意见》的扶持内容,提高资金扶持力度,最大化的调动食品加工企业发展预制菜产业的积极性。

(二)召开系列专题推进会。在积极组织学习广东、浙江及我省先进地市预制菜经验做法的同时,筹备召开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邀请各县市区分管领导、预制菜产业联盟首批会员企业、国内领域专家教授等,共同研究谋划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向,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并同步组织展销对接、现场观摩、签订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活动。全年拟组织召开若干次现场观摩会和预制菜产销对接会。

(三)培育打造一批产业园区。结合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重点支持引导任城中央厨房、兖州粮油制品、泗水健康食品、微山淡水渔湖菜品、金乡调味品、梁山牛肉食品等6个百亿级特色预制菜产业园区。力争有1-2个园区进入省政府计划重点打造的30个预制菜产业园。

(四)发挥预制菜产业联盟作用。一是在政府领导下,引导和服务全市预制菜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协同构建紧密型预制菜供应链体系,保障济宁预制菜产品质量和供应安全。三是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开展预制菜特色产品研发,深入挖掘济宁预制菜文化底蕴,增加产品赋能。四是搭建高标准和高效、低成本的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五是联合打造预制菜产业园样板。六是组团参加国内系列预制菜展销会(博览会),提升济宁预制菜影响力,六是积极推广济宁预制菜公共品牌,七是组织培训我市预制菜产业的技能人才。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0日

建议原文:

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净菜加工)产业落地实施建议

预制菜系列中的净菜加工是指新鲜蔬菜原料经过分级、清洗、去皮、切分、消毒和包装等处理加工,达到直接烹食或食用的卫生要求。通过供应餐饮行业,超市等外食产业,降低人工费、水电费和垃圾处理费,减少厨房面积和设备采购。

经调研,近几年来,特别是学校、医院、敬老院食堂等公共餐饮场所由于在集贸市场自行采购,食材无法溯源、饭菜加工过程中无全程检验检疫,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清洗食材及腐烂的厨余垃圾产生的有机质废物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集贸市场属疫情高发地点,餐饮场所自行采购容易造成疫情在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人员聚集地方的传播;农产品受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制约有时会形成农产品滞销的情况,甚至蔬菜在田间腐烂,造成浪费,菜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建议为确保食品公共安全,降低人为风险,适应当前防疫形势,在政府主导下多方联合,加速推进预制菜产业实施。

一、在地方政府指导下,以区域内公共食堂需求为基础,引导菜农合理种植蔬菜,以保障实现蔬菜种类及数量的合理配置。

二、农业技术部门加强对菜农的技术指导,做到绿色种植无公害。

三、市场监管部门全程监管,确保蔬菜的可溯源性,同时对预制菜产业参与者进行监管,确保无农药残留、无添加。 四、预制菜产业参与者要构建更为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原材料采购入库、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加强品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食堂等公共餐饮场所完善菜品留样检疫制度。最终确保食品安全,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六、预制菜产业建议在政府主导下由央企或国企与其他具备条件的企业强强联合,整合微山蔬菜种植大户形成规模化,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文章,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通过整合绿色食品基地、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围绕具有微山地方特色的预制菜,构建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企业相对集中的预制菜生产加工基地,实现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讲好“微山湖特色预制菜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