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一中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汶上县第一中学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06-23 17:16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精神,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市、县教体部门关于劳动教育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贯通学校教育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推动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具有汶上县第一中学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

二、具体工作目标

遵循高中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展劳动教育。牢牢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具备理论讲授、训练带教和实践指导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全面提高高中育人总体水平和质量。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我校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准确把握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区分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高中劳动教育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内容进行必要统筹,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坚持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充分结合当地资源,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开发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劳动实践,使劳动教育适应未来劳动形态与职业格局。

(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高中年级不少于3小时。充分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元素,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根据校情开展校园种养植,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图书整理和食堂帮厨等活动。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手段,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1.家务劳动方面

能换洗被褥、窗帘等较大的日用家纺;能科学规划家居收纳,保持房间整洁、清爽。知道日常生活小电器的维护方法,如拆洗电风扇、清洁微波炉等。学会分辨蔬菜、肉类等新鲜程度,了解日常市场采购价格。学会红烧、煎烤等较为复杂的烹饪方式;学会制作馒头、蛋糕等简单的面点;能够为家人烹饪三菜一汤,能小范围招待客人。

学会理财,能够管理家里一周的生活开支,起草生活用品采购清单;组织安排家庭活动,拟定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并做数据分析,给出可行性建议等。

2.校内外劳动

爱护学校公物,协助老师做好设施设备维护。自主设计班级文化,创意改造班级用品。策划校内重要活动,承担志愿服务等。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堂教学范式

构建“学校+基地”“培训+实践”劳动教育课堂教学范式,推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学校要依据课堂教学需要,科学选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讲解说明、淬炼操作等关键环节。基地实践注重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项目化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发现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劳动报告。

(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措施,学校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根据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广开渠道,开门办学,积极聘请能工巧匠和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教师专项培训。

(五)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四、方案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组建劳动教育团队,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体系,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活动,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

(二)强化推动落实

学校将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制定学校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组织体制、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实践活动安排、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基于学生年段特征、阶段性教育要求,研制“学校学年、学期劳动教育计划”,对学年、学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实施好劳动周等集中劳动,细化有关要求。

(三)做好安全保障

各学校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共担机制,引导利用社会捐赠资金等设置劳动教育安全风险基金,支持学校举办者或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有条件的可购买校方无过失责任险,引导家长为学生购买人身保险等,做好学生安全保障和风险化解工作。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和法律服务机制,健全救助机制。

(四)加强督导评估

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对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各级部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结果向全校公开,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汶上一中体育中心

2023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