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第一中学预防溺水应急预案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溺水预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人人抓、事事抓、时时抓、处处抓。为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学校成立以校长徐恩恕为组长的防溺水安全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并与各位家长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制定措施,预防为主。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向全校学生家长发放《关爱生命,预防溺水——致全校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宣传材料,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并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
2.利用校园广播室、班会、宣传栏、电子屏等形式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1.学校实行严格的出入校门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决不允许随便出入校园,如有事有病必须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确保学生在校园期间的安全。
2.学校实行午休制度。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进行经常性检查,坚决杜绝学生早到校,并防止学生到池塘、莲花湖、河道等水域玩耍、洗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
(三)加强教育
1.抓住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时间段。
2.教育学生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
3.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防溺水的知识,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教育学生不去不明水域游泳,不在没有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提高防止溺水的意识和能力。
4.在学生当中实行监督举报制度。如发现有玩水的同学要立即制止,及时向学校报告。
5.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学校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让人人将安全工作放在心上,讲在口头上,抓在手头上。
(四)教会学生自救和互救
1.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学生在出现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2.在正规游泳池和进行游泳训练的场所,教育学生不得打闹,不得在水下拽腿,以防呛水。在不了解水域深浅的地方不练习跳水,以免造成危险和伤害。
3.教育学生,在水中发现有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因紧张会使身体的密度加大,更容易迅速沉入水中;也不要乱扑腾,尽可能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密度减小,可浮出水面。
4.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救助他人的能力有限。要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身亡。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四周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当周围没有人时,可跑到距事发地点最近的村庄去求救。现场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三、发生溺水事故后如何解决
1.启动应急预案
当得知学生发生溺水的消息后,立即启动《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学校立刻拨打电话110和120请求警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助。同时,学校领导要迅速赶到现场。
(1)快速了解落水的准确地点与基本情况。
(2)在迅速组织营救或拨打求助电话的同时,向上级报告。
(3)如事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段,应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
2.组织抢救和治疗
(1)迅速组织现场救助工作,组织有经验的成年人抢救落水者。
(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3.需要注意的三点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抢救。
(2)要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要做好溺水死亡者家长的工作。
附:汶上县第一中学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汶上县第一中学防溺水安全工作
领导小组
组 长:纪迎春 校长
徐恩恕 党委书记
副组长:郑 义 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陈庆军 副校长
潘学龙 工会主席
刘光华 副校长
田树国 副校长
刘仙章 副校长
路敦贵 纪委书记
成 员:陈 俊 办公室主任
田爱忠 政教处主任
张殿龙 教导处主任
刘运东 西校区总务处主任
闫 弢 东校区综合办主任
吴治国 高三、一级部主任
王 刚 高三、二级部主任
刘 延 高二、一级部主任
刘茂峰 高二、二级部主任
张鹤先 高一、一级部主任
丁阳会 高一、二级部主任
王 蒙 政教处副主任、保卫科长
政教处全体成员、全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