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6-29 09:21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目前,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共100个教学班,在校生5300余名,教职工205名,另附设省级示范幼儿园一所。学校坚守“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持“养正至善,日新行远”的校训,坚持“精细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突出学校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以党建为引领,筑牢“两阵地”

学校坚持党建为魂,师德为先,筑牢党建和师德师风两阵地。我们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让党徽在教育教学一线闪光”“双培养”等专题活动,让每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学校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和初心对话与时代同行”主题宣传、“我来讲党课”“不忘入党初心 牢记使命担当”主题党日、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宣传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全市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三大活动”中,党员教师积极带头,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极大提升了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学校高度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连续十年举办“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青年教师励志成长座谈会”“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形成了以身垂范、以德施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风。

二、以教学为中心,落实“五规范”

我校注重教学常规管理。通过落实“五规范”,即规范课程设置、规范备课环节、规范上课过程、规范作业教学、规范教学评价,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我们还进一步摸索改变检查型和评比型管理模式,由检查备课笔记转向组织研究教材;由检查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转向用课程意识研究课堂教学;由检查课堂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转向指导课堂教学;由指挥教学工作转向共同参与教学研究。

三、以教师为根本,上好“四堂课”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注重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质,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成立语数英等教科研团队,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开展“名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期评估课”等活动,成立张树堂名师工作室、,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四、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大活动”

(一)书香大阅读

学校围绕“建书香校园,做儒雅师生”的目标,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积极开展“晨诵·午写·暮读”和诵读经典活动,将中华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贯穿教学始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知晓中华经典教育的主阵地。中华经典教育基本实现了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全覆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诵读实践,学校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拓宽了学生吟诵古诗文的阅读面。学校开展的大阅读活动卓有成效,涌现出一大批“读书之星”“阅读达人”,在县市汉字听写大赛、国学小名士等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表彰8人次。

(二)课服大社团

目前,学校明确了传统文化、科技创新、阳光体育三大主系列特色课后服务活动,涵盖了课本剧、经典诵读、古琴古筝、剪纸编艺、书法绘画、3D打印、小机器人、小实验家、足球、篮球等10多个特色社团。学校的师生千人诵读方队、小机器人队、小实验家、篮球队、足球队等均在市县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体育科技节规模、质量、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篮球队在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中获得全市第二名。学校小机器人队、3D打印、小实验家队多次参加全国小实验家活动和全国NOC决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我校课本剧社团马凯文老师编排的课本剧《狐假虎威》荣获汶上县第九届校园艺术节展演活动一等奖,代表汶上县参加济宁市比赛又斩获一等奖,并将参加省级比赛。

(三)社会大礼仪

学校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在校园内积极落实,还主动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5月10日,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在文庙开展了“缅怀至圣先师暨童蒙养正·开笔礼”活动;2023年5月31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举行了四年级学生“癸卯年成童礼”仪式;7月1日,学校组织六年级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志学礼”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孩子,让孩子们汲取千年不熄的孔子智慧之光,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五、以信息为媒介,助推“大教学”

学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号召,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深入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创客空间、3D创新工作室、实体机器人活动室建设等一系列“互联网+教育”措施,在组建教科研团队并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搭建学科教研平台,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积极落实同步课堂建设,学校以同步课堂为媒介,和军屯乡南留小学、云尾小学结对帮扶,一年来共同授课130余节,三校之间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了共同发展。同步课堂拓宽了我校老师的视野,有效促进了同步课堂和学科课堂的融合,有效提升了我校和两所扶智学校的教学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凝心聚力,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打响了学校品牌攻坚战。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普示范基地、济宁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济宁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汶上县“五好”关工委组织等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第一实验小学的发展正处于负重前行期,机遇与挑战共存。今后,学校将继续以更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更优的教育管理水平、更强的专业引领能力为标准,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谋略,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