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简明问答 | 关于印发嘉祥县构建“1+N”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打造“嘉心护佑”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工作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嘉祥县心理健康服务专班起草并印发了《嘉祥县构建“1+N”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打造“嘉心护佑”心理健康服务品牌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1+N”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什么?
“1”是依托嘉祥县精神病医院建成一处设施规范的县级心理健康中心。“N”是“N”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基层社会治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站点。
以县心理健康中心为核心、基层心理服务站点为根底,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所有基层心理服务站点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疏导)等基本心理健康服务。
二、“嘉心护佑”心理健康服务品牌的特色是什么?
一是心理健康促进与中医特色相融合。大力发展中医心理方向,创新服务模式,把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作与心理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在心理健康领域融入中医治未病服务,共同研究探讨身体和心理之间的关系,二者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心养身,以身调心,身心共治,长久健康。二是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紧跟时代发展特点,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思想观,充分挖掘与探索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深远意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合曾子文化、吉祥文化、唢呐艺术、孝文化等嘉祥地方特色,寻找有利方位,主动出击,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学有机融合,搭建集思想、教育、培训、服务和娱乐于一体的全方位综合型交流平台,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三、“心灵驿站”是什么?谁能建?怎么建?
“心灵驿站”是一个专门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场所,它的职责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县镇两级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均可设置“心灵驿站”。它的建设标准是有相对独立工作区,总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配有办公桌椅、电话、电脑、打印机、心理挂图、资料柜等办公器材,至少有1名专(兼)职心理服务人员,具备接待、科普宣教、智慧平台、转介等功能,有相应的工作制度,从业人员资质、相关制度等上墙公示。
四、可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辅导师有哪些?
镇(街道)、居(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基层心理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如镇(街道)、居(村)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民警、民政干事、残疾人专职委员,及社区救助站工作人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基层心理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师、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
五、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招募条件是什么?
(一)年龄58岁以下,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遵纪守法,德才兼备,无不良嗜好。
(二)有大局观念,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无不良记录或有损志愿者形象的行为,服从志愿服务工作安排。
(三)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社会工作师、医师、护师、教师等相关证书。
(四)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或相关行业1年以上工作经验。
(五)有过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经验者优先。
(六)残疾人及其家属可适当放宽录取条件。
政策解读单位:嘉祥县卫生健康局
联系人: 陈阳阳
联系电话:0537-65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