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开展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7-14 15:14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劳动是生命的本源,是成长的必修课,劳动教育更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课。我校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梳理如下:

一、出台政策举措

(一)成立劳动教育基地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基地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结合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制定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制定劳动清单

为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得制定了各年级的劳动清单,保证学生在学校、家庭能通过自己动手去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学校特色品牌,我们具体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劳动基地分到各级部

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蔬菜园、果树基地、中药材基地。

2.具体操作

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1)蔬菜园由学校购种,按照劳动课安排种植蔬菜、管理。

(2)果树基地作为部分班级包干区,负责浇水、除草。

(3)劳动课老师联合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优秀观察日记在校刊发表。

(4)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以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作文比赛,全员参加。

三、取得的进展

我校已完成了基地建设,已有良好的栽花种草植树的基础。校内已有梨树、石榴树、柿子树等果树,迎春、腊梅、桂树等观赏性树种,有荷花池,还有一块菜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等。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劳动教育已初见成效。

1.锻炼了师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孩子们通过参加劳动,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在家庭中主动帮助家长分担家务,获得了家长的赞许。

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不良观念。

3.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大自然的课堂,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

4.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实践,使师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少专业的教师团队

学校除有两位聘任教师承担专业劳动课教学外,其余劳动课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职担任。缺少专业理论的引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学生缺少家庭方面的培养

在目前教育中,家长普遍缺少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由于观念局限,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这些简单的事情也锻炼不了孩子,做不做无所谓,只要孩子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就可以,因此很少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学生缺少锻炼,所接触的劳动又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劳动实践的机会。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学校领导及教师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课程实施标准,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并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争取有更丰富的可利用资源,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都有起色。

2.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适宜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向有经验、做的好的学校多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联盟研讨。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2023上劳动教育开展工作总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