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新二中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高新区发展软环境保障局的坚强领导下,恪守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书写着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壮美篇章。
一、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张身贵书记2021年4月6日,我们邀请我校的优秀毕业生司令员刘启德将军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讲好红色故事”课,也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使师生思想受到洗礼、心灵产生触动的同时,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9月开学第一课,全体学生,在鲜红的党旗下,发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勃发出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教职工人人围着工作转,工作围着教学转。这一年,我们已交出满意答卷。9月被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授予高考突出贡献单位;10月四年中第三次荣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连续四年荣获济宁市基础教育成果管理二等奖和教学二等奖,配套奖金两万元;2022年被评为“山东省第四届省级文明校园学校”。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绿色校园学校”。在高新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连续四届蝉联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中考招生工作和高考录取工作取得双突破,中考录取分数线431,招生计划300,高考大学本科录取82人,连续五年超过50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显示了新二中师生能攻坚克难、勇于奉献、敢于胜利。
三、多措并举守护校园安全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我校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基本准则。2021年9月底开始紧紧围绕餐饮卫生安全、各类设施设备、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各类外包服务、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边查边改及立即整改情况等八项重点内容,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自查安全隐患,如校舍安全、校园欺凌防治、防溺水、防汛安全、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防雷击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具体明确各项工作措施,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成立工作专班,分工负责,任务到人,责任追究。一天一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四、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1、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宣传阵地,有计划地推送学校工作亮点和我区惠民政策,不断增强我校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知晓度。通过家长会、家访、“学在高新”视频、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向家长通报我区教育工作情况,宣传教育新形势、新变化、新成就,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围绕我校实际工作开展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在各自班级内,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结合自己班级实际,共完成7次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心理健康教育室9月全面升级,每天有专业心理老师值班,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开放,也可预约时间。10月份对全体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了疏导和交流。2021年度我校荣获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3、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全员进行了一次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全体领导干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与自己包保的的学生面对面谈话,了解家庭情况,当前面对的困难困惑等情况。
4、全面落实重点家访工作。利用国庆节假期,我校班主任、级部领导全部参与,对高新区户籍及重点学生家庭90户进行了家访,重点放在遗孤、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家访后认真填写活动登记表,并即时反馈到学校,学校认真进行梳理,并分类解决,同时将民生问题汇总表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赞扬。通过本次集中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与建议,认真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和谐发展。
5、开展了一次全面家长会。高一年级10月16日完成以“齐心协力、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家长会、高二年级10月23日完成以“专业成长、冲刺学考”为主题的家长会,高三年级10月17完成以“家校互通,卓越成就梦想”为主题的家长会。
“六个一”活动的开展,让老师和学生、家长和老师距离近了,心灵通了,感情合了,心理变了,气顺了,情真了,满意度问题解决了。
五、严防死守,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传播风险
2021年新冠疫情在国内可谓是接二连三的多点散发,为了保证校园不出问题,我校具体做法:
1、持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防止麻痹懈怠,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的各类工作指导,加强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传,做好值班值守工作。
2、严把学校大门,校外人员原则上不入校,确需入学人员必须亮健康码、测温和登记。
3、全体教职员工坚决落实晨午检制度,核酸抽检制度。
4、科学防疫,出外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保持一米线,教室宿舍公共场所常通风、每天消毒。
5、全员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6、全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济,严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出国(境),确需外出的必须报备,经允许后方可离开济宁。
2022年,学校高标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防疫宣传,采取多种举措保障师生安全,做到人人懂得防控知识,人人遵守防控要求,人人熟悉防控流程。师生齐心筑牢校园疫情“防护墙”,未出现一例违规违纪现象。
六、避免手机干扰,保证睡眠,增强体质。
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生入校门时,主动上交手机,并当着值班老师的面关机后,在值班老师监督下将手机放入本班手机保管箱内;同时学生在《手机存取表》上签字(学生必须在手机后面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班主任在第一节晚自习时宣读上交手机的情况,保护了学生视力,学生在学校能够专心学习,避免了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作息时间晚10:30熄灯,早6:30起床,中午12:40—13:40午休,保证了学生充足睡眠。晚自习后由值班领导在校园内巡逻,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清点就寝人数并及时反馈。午休期间,每个楼层都有值班领导和班主任,维持午休纪律。
除每周安排两节体育课外,每天坚持上早操、课间操、做眼保健操,晚饭后设有活动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多次抽调我校学生代表我区参加省市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优异。
七、树师德、正师风,促专业成长。
1、每学期坚持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定期签订教师师德师风责任书,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敬业爱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谨防教师失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2、通过教代会以文件的形式把考勤、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和工作实绩与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结合起来,维护了良好的工作纪律,让教师劳有所值、劳有所获,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校本培训。我区配备了智慧黑板后,本年度先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次专项培训,提高了教师对智慧黑板的使用技能,也提高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围绕师德建设更是开展了多次培训活动。
4、鼓励教师走出学校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无论是新教材培训、信息化培训、还是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校始终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5、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思想上、业务上的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鼓励他们拜师傅、结对子,定期对他们开展听评课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本年度我校参加市级基本功比赛的两位青年教师均取得出色的成绩。
6、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
学校花木繁茂、书香深蕴,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奋楫扬帆,逐梦前行。2023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建设高新区名校为引领,强化立德树人使命,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更适合、更优质的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