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东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各年级,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一、工作目标明确
1. 劳动教育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2.劳动教育工作目标:统筹劳动教育资源,编制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图谱,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力争建立课程完善、管理细致、师资深厚、场地多样的劳动教育基地,打造区、市级先进示范校。
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工作重在落实,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确保教育质量。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了校长张新安任组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卢元和分管教务主任史伟、德育主任王立秋、团委书记于芳具体抓、相关部门年级组和相关人员配合抓的领导小组,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职责,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3.开足开齐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根据各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重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主张以及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统筹,并列入课程表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
4.多元多维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家庭、社会、学校联动,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本校实际,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及家长的寄语评价、学校展开全校评选活动等评价方式,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是扎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管理考评。将劳动教育有关要求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等,健全完善相应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全面开展。
三、遇到的问题
1. 个别老师在处理劳动教育和文化课学习的问题上,产生顾虑,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
2.疫情原因,学生活动场地、活动时间等受到限制,劳动教育开展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3.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需要细化,更具有操作性,以提高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活动开展的时效性。
四、下一步设想:
1.克服疫情影响,转变思路,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家校互动,社会学校配合,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2.完善评价,加强落实,激发广大教师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
3.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开展。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东学校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