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五育并举 劳育先行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不仅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近几年高新区各学校在新的国家教育方向指引下,办学方向由原来的强抓升学率,转变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特别是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在山东二七一教育集团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之路。学校通过不断探索,开设了包括种植课程、家政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在内的系列劳动课程,根据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贯穿全过程,突出劳动价值观念培养,使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奋斗,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该学校2022年5月承办济宁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线上教学研讨活动,6月被列为山东省劳动教育实验学校,成为高新区劳动教育发展的先头兵。学校劳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劳动理论课程——追溯劳动理论基础支撑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为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进入劳动实践之前,济宁海达行知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置了丰富的劳动理论课程。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理论课程从学校层面布置,各年级每周设置一节劳动教育课程,由年级负责人组织集体教研会商,研究学程,备课以及开课。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文本分4个阶段进行研究,形成4本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根据集团劳动教育课程大纲及中小学劳动文本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习文本内容全面,涵盖劳动教育的各方面,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课堂模式成熟,劳动认知课从情境导入-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提升内化层层深入,劳动指导课上,学生探讨方法-模拟劳动-修改完善-固化方法用于实际劳动过程。
二、家政课程——加强日常生活劳动教育
家政课程是一门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烹饪、洗衣、整理等课程的学习,提升个人与家庭生活质量,树立社会生活服务意识,过上健康、幸福、有品质的生活。学校设有多功能家政教室,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入家政教室,每学期学生在这里可以习得2-3道拿手菜,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生在协作中增进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实践感受做出每一道菜的劳动过程,从而学会珍惜粮食,光盘行动。除此之外家政课程还指导学生能够设计出一套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的菜谱,为未来的家庭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传承礼仪、文化,懂得感恩,科学饮食,将传统饮食文化继承和发扬。
三、种植课程——提供劳动实践教育场所
为更好的实施劳动课程,在丰校长的高位引领下,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在崇文大道以东、景云路以北设有自己的研学农场。面积10万平方,约150亩地。可用种植面积40000平,约60亩,研学农场作物丰富,有小麦 菠菜 大豆 玉米 甜瓜 西红柿 西瓜 土豆 黄瓜等,还有家禽、家畜。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在校园内开辟场地,并通过研学农场的形式开展种植课程。通过种植感受食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不同种类品种的种植方法。通过感受种植的辛苦培养孩子们珍惜食物的品质。学生从大蒜、土豆等蔬菜的播种、浇水、除草、施肥、收获中掌握种植基本能力,锻炼劳动的品格,培养劳动的意识,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
种植课程活动手册指导学生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种植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从参与选种、垦地、种植、施肥、浇水、除草、捉虫、收获、分享成果,整个小农场整齐美观、品种多样、苗齐苗旺、有所收成。
四、职业体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劳动
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271教育集团总校长赵丰平多次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的认知和活动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 校园职业体验模块涵盖5个岗位,校园维修、校园保安、校园保洁、餐厅帮厨、公寓生活老师体验。
职业体验开课前将根据项目设置对各个团队带队教师和学生进行详细培训。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每个岗位需要的学生人数,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加整体协调,将学生合理分配到每个岗位。前期先进行课程发动和培训,各岗位工作团队,进行小会商,各岗位负责人负责培训学生。在岗位体验的过程中岗位项目负责人做好分头的调研和培训。职业体验结束后,进行总结提升,完成感悟撰写和岗位小组交流,各岗位选派代表交流,最后办法职业体验结业证书,形成闭环。
“校园职业体验”既让学生真实参与到日常所接触到的岗位中,在真实的岗位劳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也让同学们体会不同岗位的职业特点,学会感恩,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劳动创造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