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网上调查

【反馈】关于《防范“618”年中大促网络购物诈骗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

发布日期:2023-07-03 11:12 信息来源:济宁高新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尊敬的市民:

2023年6月7日——2023年7月1日高新区发布的《关于防范“618”年中大促网络购物诈骗的调查问卷》活动已经结束,现将调查结果反馈情况汇总如下:


1、参与的调查者中,32%为男性,68%为女性。

2、参与的调查者中,6%为18岁及以下,51%%为18—35岁,38%为36—60岁,5%为60岁以上。

3、参与的调查者中,3%为初中以下学历,5%为高中学历,29%为大专学历,43%为本科学历,20%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4、参与的调查者中,13%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6%为公司职员,7%为退休人员,37%为自由职业者,7%为在校学生。

5、参与的调查者中,1%表示基本不参与网购,48%的参与者表示每月1-5次网上购物,40%的参与者表示每月6-10次网上购物,11%的参与者表示每月在网上购物10次以上。

6、参与的调查者中,3%的参与者选择不会在“618”期间网购,97%的参与者表示会在“618”期间网购。

7、参与的调查者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淘宝、京东、抖音等购物平台,34%的参与者选择微信小程序,小红书,闲鱼等平台,24%的参与者选择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途径,直接添加好友交易。没有参与者选择支付宝、中国银行等支付APP内的微商城及其他选项。

8、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微信、支付宝、花呗两个选项,54%的参与者选择过京东白条选项,6%的参与者选择过信用卡选项,没有参与者选择银行转账。

9、参与的调查者中,73%的参与者表示经常主动或被动学习了解关于防范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27%的参与者表示偶尔学习了解,没有参与者选择几乎没有学习过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

10、参与的调查者中,8%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或周围的人“618”期间在网上购物时有发生过被骗的事情,14%的参与者表示没有,78%的参与者表示不清楚。

11、参与的调查者中,24%的参与者表示遭遇过冒充客服、熟人进行诈骗,13%的参与者表示遭遇过虚假红包诈骗,39%的参与者表示遭遇过兼职刷单诈骗,3%的参与者表示遭遇过预售诈骗,快递损坏理赔诈骗、中奖抽奖诈骗、网贷、信用卡提额诈骗、退款诈骗没有参与者选择。

12、参与的调查者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提醒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提高反诈意识及吃一堑长一智,提高自身警惕、防止再次被诈骗两个选项,3%的参与者选择立即报警,没有参与者选择担心周围的人嘲笑自己,不敢吱声和心存侥幸,继续按照骗子要求转账两个选项。

13、参与的调查者中,5%的参与者选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42%的参与者表示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闻媒体,13%的参与者选择横幅、LED屏,68%的参与者表示反诈骗专项活动,8%的参与者选择宣传单。

14、参与的调查者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接触网络比较多,更多机会受骗及自身贪小便宜两个选项,81%的参与者选择骗子作案手段层出不穷,花样迭出,43%的参与者选择消费者防范意识不足,2%的参与者选择市场监管不严格,没有参与者选择其他选项。

15、参与的调查者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全部选项。

16、参与的调查者中,所有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全部选项。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支付与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通过网络进行购物,“618”作为一年一度的年中大促,更是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加大社会面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市民对网络购物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了解、认知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仍有部分市民在被骗后,或因被骗金额小、自认倒霉、觉得报警麻烦,或因觉得无法挽回损失等原因而选择不报警,部分市民对当地公安机关开展的网购防诈骗宣传活动不了解、也未积极参与。因此,如何做好网购防诈骗宣传活动,尤其是如何做好各大电商大促期间防范诈骗宣传活动依然任重道远。公安机关要立足本地、本职,通过加大案件分析研判、加强网络监管、快速冻结止付、加强软件技术升级、及时发现防范漏洞、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协调合作等方式,继续保持严打高压势头,出重拳、坚持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打击网购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力度,坚决挤压网购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调查征集】【已结束】关于防范“618”年中大促网络购物诈骗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