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7381606177/2023-064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3-07-0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2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建议 》。

发布日期:2023-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尊敬的刘文学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济宁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开拓奋进,砥砺前行,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汶上县芦花鸡、金乡大蒜等特色产业的培育打造工作,多措并举,充分激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活力,助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

一、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济宁市已基本建成11个特色产业集群。1.金乡大蒜。目前金乡大蒜的品牌价值达到218.19亿元,列全国农产品蔬菜类第一位,大蒜及其制品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2.任城农产品现代流通。2022年,任城长江冷链、蔬菜批发市场、兴隆物流交易额分别达到89亿、71亿、53亿,总交易额突破210亿元。3.兖州粮油加工。2022年,兖州益海嘉里、今麦郎、白象食品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7亿、7.3亿、10亿,兖州粮油加工产业集群营收突破80亿元。4.邹城食用菌。邹城市食用菌年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8万吨,产值35亿元,工厂化、智能化、周年化食用菌生产企业20多家,金针菇产量占全国工厂化产量14%以上。5.嘉祥种业。嘉祥县已成为黄淮海区域最大的大豆良种繁育加工中心,年繁制种量2.4亿斤,大豆良种畅销黄淮海、长江中下游11个省份,大豆种子交易量占黄淮海区域的75%,长江中下游区域的70%。6.微山淡水渔业。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占山东省淡水水域面积的45%,2022年,大闸蟹养殖面积15万亩,淡水产品总产14万吨,居全省第一位。7.梁山鲁西黄牛。鲁西黄牛是中国“五大名牛”之一,目前,已形成年出栏量13万头鲁西黄牛、肉牛,产值26亿元的鲁西黄牛、肉牛产业集群。8.泗水甘薯。泗水县是全国最大的甘薯淀粉加工基地,仅利丰食品一家公司就占到了韩国进口粉条等淀粉制品的40%,现有甘薯加工企业30余家,年综合加工能力60万吨。9.汶上芦花鸡。汶上县是全国最大的芦花鸡繁育基地,原种存栏2万只,扩繁群18万只,年出栏优质芦花鸡苗4200万只,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10.曲阜玉米胚芽油。曲阜是全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基地,良友公司连续多年入选玉米油加工全国十强企业,2022年,加工玉米胚芽20万吨,生产玉米胚芽油8万吨,营业收入15亿元。11.鱼台稻虾。鱼台县常年种植优质粳稻35万亩,稻(藕)虾共作生态种养面积13.5万亩,稻米加工企业48家,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以上。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明晰发展路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明晰济宁乡村产业振兴路径。2022年4月,出台实施《济宁市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实施意见》,科学布局未来5年乡村产业发展蓝图。力争到2026年,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过10亿元的达到50家。打造大蒜千亿级,粮油、鲁西黄牛、现代流通体系3个百亿级,甘薯、食用菌、渔湖产品、稻米、大豆种业5个50亿级,玉米胚芽油、芦花鸡2个1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二)加大政策扶持。近三年市级列支1.56亿元专项资金,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2019年出台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当年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龙头企业奖补。2021年出台实施《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年又创新出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突出抓好升规纳统、提质增量、招大引强和企业上市,打造农业企业“群山高峰”。

(三)创新金融支持。不断创新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制定实施了《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工作暂行办法》《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工程”实施方案》,列支专项资金用于金融助推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选派156名金融干部挂职乡镇副镇长,着力解决传统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2022年,各金融挂职副镇长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累计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568家,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8948场次,促成农业项目贷款127.91亿元,累计新增授信额度252.51亿元,有效化解了特色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为产业振兴注入金融力量。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市级层面建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县级层面建立由党委副书记、分管县长牵头的“七个一”任务落实联席会议制度。镇街(园区)主要负责人具体联系包保企业,帮助企业协调内外关系,为企业宣传解读惠企政策;积极对上请示对接,帮助企业争项目、争政策,对制约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一包到底”。

(二)着力培育“大龙头”。按照企业发展意愿强、成长潜力大、品牌竞争力强、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联农带农作用的标准,精选兖州樱源、嘉祥圣丰、微山康源堂、泗水利丰、金乡和福隆水发等5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链主型”企业进行重点培植。联合市直有关部门、企业属地,集中政策资金,整合资源要素,全力指导帮扶,力争在3-5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国内同行业“头部”企业或一流企业。加强农业上市企业培育,从26个5年内有上市意愿的企业中,筛选7个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兖州樱源、沃尔美肥业、曲阜良友、泗水鸿润、邹城友和、微山康源堂、嘉祥圣丰),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力争2026年实现2-3家农业企业上市。

(三)梯次培植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结合“1352”(1个千亿级金乡大蒜,3个百亿级兖州粮油、梁山鲁西黄牛、任城现代流通体系,5个50亿级泗水甘薯、邹城食用菌、微山渔湖产品、鱼台稻米、嘉祥大豆种业,2个10亿级曲阜玉米胚芽油、汶上芦花鸡)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培育,筛选市级层面20家、县级层面100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差异化、全方位培育。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根据企业发展需求,逐企会诊,因企施秉,解决瓶颈制约,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引导形成“头部”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6日


建议原文: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建议

刘文学 等 10 名


汶上县作为我市传统农业大县,境内产有芦花鸡、黑猪、核桃、白莲藕、荸荠、茶叶、生姜等特色农产品,历史上大荸荠、白莲藕、汶香附被称为京城三大贡品,近年来,汶上县农业特色产业有所发展,但是优势不明显,各个乡镇(街道)都在发展,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发展规模参差不齐,产业发展有重复叠加的现象,不利于产业规划和规模效应;整体上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低,宣传推广力度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充分激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活力。

建 议:一、科学编制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特色产业,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汶上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培育壮大甘薯和芦花鸡两大主导产业,鼓励生姜、黄瓜、白莲藕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继续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推动高效农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产业做大做强。

二、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推广新优品种普及,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生产;整合农业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集中对外宣传推介,整合电商平台,集中实施电商营销,利用直播带货、新媒体等新型方式,扩大销售渠道;鼓励商标注册,实现品牌化销售,打造一批农业精品品牌;帮助经营主体与大型商超对接;积极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加强对品牌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品牌制胜,质量优先,使汶上县优势特色农产品销售有品牌、有质量保证。

三、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精深加工水平和增值能力。加大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农业大项目落地,依托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基础,搭建平台承接招商,为农业招商搭建良好平台,为招商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一批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加工技术,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强化技术保障体系,注重研究推广一批优质专用品种,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的发展。

四、培育乡村产业人才。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带头人培养计划,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带头人队伍建设,支持大学生和在外创业有成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强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引进,与高校和农业科技院所对接,聘请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实现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经常化、田头化,培养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