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嘉祥县 > 嘉祥县实验小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3年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3-08-02 11:36 信息来源:嘉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强化教育基础保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结合上级教育督导整改事项,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简况

为有效化解“择校热”现象,实现城区“划片招生”,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21年2月,成立了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一)办学方式

以嘉祥县实验小学为依托,采用“一校多区”办学模式,将县实验小学各校区、嘉祥街道有关小学(包括曾子中英文)及附属幼儿园组建成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形成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各校区悬挂“嘉祥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某某校区”的校牌。

(二)机构设置

设集团校长1人,主持教育集团全面工作;设集团副校长3人,分别负责集团的教学、后勤、德育等工作,并联系包保若干校区;设集团少先队总辅导员1人,指导集团少先队工作;设集团幼儿园园长1人,负责指导集团幼儿园工作;集团设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3名;教育集团的每位领导干部必须下沉到校区,必须一线兼课。校区实行执行校长负责制,负责校区的日常管理。各校区组建管理团队,设教务处、教研室、大队部,隶属于各校区管理,落实集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令。各幼儿园实行执行园长负责制,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各校区设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织本校区开展少先队活动。

2022年教育集团成立党委,集团校长兼任党委书记,负责集团党建工作;各校区设立党支部,隶属集团党委,各校区执行校长兼任校区党支部书记,负责本校区的党建工作。集团设立工会、团队组织,教育集团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育集团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保障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管理模式

1.学校管理。学校实行“业务分管、校区主管、分管牵头、主管落实”一体化管理体系。各校区整体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促进各校区教学工作整体提升。

2.学生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制度,全部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各个校区要按照规定招收所划片区的适龄儿童入学,不得擅自跨范围招收学生,不得随意改变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对外来务工子女,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合理均衡调配到规定的校区就读。全面落实学籍管理制度,集团内学籍统一管理。

3.经费管理。教育集团资金统一管理,宏观整体调配。集团设立财务室,配财务人员3人,各校区不独立建账、核算。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各校区的财务运行和管理。各校区的支出全部由集团校长审批,保证财力物力的合理投入和使用,保证各校区办学条件的均衡提升。均衡配置各校区教学设施设备资源,实现财力物力的共建共享。

4.人员管理。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后,县实验小学各校区、嘉祥街道有关小学及附属幼儿园人员全部纳入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管理,由集团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曾子中英文校区(县实验小学古城校区)执行校长纳入集团管理,其他人员管理权限不变。

5.资产管理。做好学校清产核资工作,土地、校舍、仪器、设备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性质不变。

6.考核管理。完善集团考核制度,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统一的考核奖励机制,由集团内部组织实施,每学期对各校区进行专项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全面推进校区共同发展。对在推进集团化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团队、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等方面进行优先考虑。

二、实验小学集团化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1. 构建一校多区管理体系   教育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集团校长抓总、集团副校长包保、校区执行校长主管的三级管理责任制。实行“业务分管、校区主管、分管牵头、主管落实”一体化管理,形成“纵向分管、横向包级、纵横结合”的管理网格,实现了学校由常规管理、精细管理,到特色管理的跨越。

2. 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搭建多元平台、拓展实践活动,党建工作和管理融为一体。学校党总支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嘉祥县过硬支部。学校女工委被评为山东省建功立业标兵岗。学校领导集体被县委评为干事创业好班子。学校被评为济宁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

3. 创建曾子思想校园文化  依据曾子故里地域特点,完善学校文化理念,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以“仁孝至善”为核心理念,“勤勉踏实,弘毅致远”为学校精神,确立了“仰圣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主题,做到一个校区呈现一种文化、一个区域突出一个主题。校园文化有魅力,形成特色。

4. 形成提升教育质量模式  学校加强师德培训,提高师德修养。积极开展同课异构、赛课打磨、优课推选等活动,提高教学能力。聚焦科研,搭建了师训—教研—科研“三维度”校本研修体系,促进了课堂、课题、课程“三课联动”的校本科研特色的形成。曾子仁孝思想教育课程体系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典型案例,并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成绩显著。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被嘉祥县委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5.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注重学生品德修养,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上千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其中学生电脑作品制作46件获省一等奖,学校连续15年获优秀组织奖。学校机器人课本剧、舞台剧分别获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NOC大赛一等奖;科学实验小组获六金四银的成绩;3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级小学生书法绘画大赛中获奖。学校合唱团获山东省艺术展演优秀奖。艺术体操在山东省23届运动会获团体金牌。

三、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山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首批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书法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中国教育报》《国家语言文字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对学校多次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