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527352A/2023-0678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3-08-28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的答复《关于支持邹城放大省级农高区、邹城蘑菇、美丽乡村等优势,在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上当示范的建议》
李洪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邹城放大省级农高区、邹城蘑菇、美丽乡村等优势,在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上当示范的建议》(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87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建议中提出准确把握邹城省级农高区功能定位,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双招双引、科教合作,通过现代农业食药用菌产业体系的构建推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田园风光独特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这对于邹城省级农高区下一步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自农高区设立以来,邹城市立足产业实际,不断强化运营机制创新、创新资源集聚、高新技术引领等政策措施,农高区逐渐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
(一)健全组织保障体系。成立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农高区各项建设工作;制定了2022年农高区建设工作要点,编制形成《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4年)》;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获省委编办、济宁市委编办批复设立,副处级规格;明确山东至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园区运营公司,负责园区运营管理。目前,初步构建起“领导小组+管委会+运营公司”的农高区管理运营体系。
(二)加强外出考察学习及参展。赴东营、南京、岚山等国家及省级农高区实地考察,学习先进建设经验,形成《外地市农高区建设对我市的启示》调研报告,分析了我市在农高区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提出发展方向、建设任务和工作保障;组织食药用菌企业组成“邹城蘑菇”展团,参加2023年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联合推广“邹城蘑菇”地理标志品牌。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批复了济宁市金针菇良种繁育技术创新中心、济宁市甜菊糖苷绿色高效制备中试基地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园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强与山东省农科院、上海市农科院、青岛农大、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成功争取了乡村振兴创新提振行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省级科研项目,蘑菇科创园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5名,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
(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落地实施了世纪智慧双孢菇、黑皮鸡枞菌工厂化栽培,恒禾生物年产1.5万吨食用菌菌种生产等一批高端项目,形成了友硕、恒信、世纪智慧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食药用菌“航母群”。2022年新认定食药用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
下一步,邹城将以省级农高区建设为依托,集聚人才、平台和金融等创新创业资源,做强“邹城蘑菇”区域品牌,持续推进食药用菌产业提质升级。一是科学编制修建性详规。组织专家科学编制《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三年的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为高标准完成省级农高区建设任务,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会同有关部门、镇街,梳理全市食药用菌技术成果需求,牵头组织龙头企业赴福建农林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促进企业与李玉院士、林占禧院士团队等的深度合作。三是开展高端产业链项目招商。聚焦食药用菌精深加工、大健康食品、装备制造、菌种研发繁育等高端项目,通过参加大型食药用菌博览会、赴重点地区拜访企业等形式,开展产业招商,力争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综合效益高和投资强度大的“三高一大”项目入驻园区。四是推进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会同大束镇、至澄公司,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农高区科创产业园、香菇良种繁育及栽培基地提升建设、恒昌生物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等项目建设。五是举办农高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食药用菌产业知名专家和大型龙头企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开展农高区推介和产业招商,促进技术成果对接,提高农高区影响力和“邹城蘑菇”知名度。
济宁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