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800571676338E/2023-0644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3-08-03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5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拓宽新材料产业项目融资渠道的建议》的答复
今年,我市围绕推动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贷款投放,确定了全年新增贷款1000亿元目标,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截至5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7037.04亿元,比年初增加626.68亿元、居全省第3位(仅低于青岛、济南)、同比多增134.76亿元,增长9.78%、居全省第2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企业面临融资难题也较为突出。面对压力和挑战,我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效能,努力促进包括济宁新材料园区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截至5月底,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89亿元,较年初增加3.11亿元,增幅53.80%。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对济宁新材料园区企业进行全面走访调研,摸排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需求等基本情况,及时推送给市县金融机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4月12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信局、市人行邀请6家市级金融机构到新材料产业园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与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现场对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难点,现场“把脉问诊”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化解融资难题。专题会议以来,工商银行已为山东立中新能源公司发放贷款1100万元,农商银行为松盛公司发放贷款480万元,邮储银行为同利新材料授信500万元,中国银行与济宁江汇公司达成贷款意向1亿元,正在准备上报贷款材料,其他融资需求正在对接中。
二、“一类一策”,助力企业攀登。市县有关部门定期对新材料产业园辖区内67家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筛选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分类施策,不断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1.针对企业新建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大,投产周期时间长,手续完善存在等待期等情况,我们建立先进制造业融资项目库,深化行长访厂长行动,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一对一”金融综合服务。指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为企业办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延长还款期限。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为同利新材料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日照银行已为同利新材料续贷1500万元。
2.针对企业续建项目,优先给予“技改专项贷”支持。指导金融机构针对新材料园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持续时间长、投入大的特点,用好“技改专项贷”贴息、担保补助等优惠政策,改变以往“竣工后贴息”的传统模式,创新为“建设中支持”,更好地满足新材料园区企业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市共向省工信厅推荐申报13个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项目,总投资101.4亿元,拟申请省级财政贴息资金2342.9万元。其中,推荐济宁新材料产业园的山东亿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聚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协鑫(金乡)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宁晟泰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实施的4个技改项目,总投资28.2亿元,拟申请省级财政贴息资金220.4万元,数量居全市第1位。
3.针对企业取得土地指标暂未办理完毕土地手续导致的融资问题,我们正在探索以“未来土地”、资产做抵押的模式,帮助企业融资。即园区管委会、企业、银行机构三方以协议方式先行固定土地抵押权,待土地证办理完毕后,完善抵押手续。前期,济宁银行已为汇能科技以“未来土地”抵押办理了贷款。
4.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问题,我们积极引导银行机构与财信担保集团合作,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今年以来,推动日照银行为山东天力润滑油有限公司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800万元;建设银行为山东罗斯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500万元;农商银行为松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人才贷”480万元;中国银行为聚优新材料发放贷款2000万元;工商银行为立中新能源发放贷款5027万元。
三、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指导金融机构面向新材料园区企业拓宽线上获贷通道,提供集信贷政策咨询、融资申请、手续提交、办理进度查询、贷款发放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综合服务。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从授信流程、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方面发力,对新材料产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完善信贷流程,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缩短审批环节和放贷周期,简化贷款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审查效率,为新材料园区企业提供便捷信贷服务。
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针对新材料园区企业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高、固定资产轻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动产质押模式,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纳入可接受质押品目录,鼓励以信用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碳排放权质押等方式发放贷款。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按照一年期LPR给予财政贴息,降低新材料企业的融资成本。印发《全市银行机构金融产品汇编》,向新材料园区企业推介,扩大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知晓率和覆盖面。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行动,用好用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材料园区企业金融支持,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是深化政金企合作对接。构建常态化政金企对接和银企双向沟通机制,针对新材料园区企业适时开展专项政金企对接活动,及时响应企业融资需求、解决面临困难,畅通金融支持企业渠道。
二是持续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竞赛。围绕扩大信贷投放、优化贷款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要工作,深入开展全市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竞赛活动,强化督导调度,按月通报排名,按季度总结工作成效,推动金融机构为包括新材料园区企业在内的全市企业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
三是大力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深入开展金融辅导扩容攻坚行动,将济宁新材料园区内更多重点技改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创企业等纳入金融辅导,持续扩大金融辅导覆盖面。按需划分企业辅导层,依托金融专业人员,有针对性、有侧重性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