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邹城市 > 邹城市实验中学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邹城市实验中学2023年秋季开学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08-30 14:14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科学精准做好2023年秋季开学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开学前后有关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学返校时间要求

根据教体局安排的开学时间,各年级实行错时、错峰开学, 高三7:00前到校,高二9:00点前到校,高一10:00前到校。实行人车分流,避免拥挤。机动车和行人走西门,电动车、自行车走北门。

二、 开展全员健康监测

1、返校前健康监测要求。返校前一周,师生每日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待康复后再返校。

2、 建立师生健康管理台账。学校建立师生健康台账,对有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的师生,加强动态监测和信息报送,以便得到及时预防和救治。

3、返校后要求。 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对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秋冬流行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 优化教育教学安排

1、科学安排教育教学。学校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安排1-2 周进行教学过渡和心理调适。如发生校内流感等疫情时,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细化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抓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根据疫情形势科学优化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验、考试、训练等,确保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2、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返校后第一周安排开学教育,集中 开展思政大讲堂,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从营养膳食、规律作息、个人防护等方面,引导师生员工树立“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坚持多锻炼、勤通风、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广泛宣传防治知识、师生就诊流程和校内应对措施,公布求助电话和联系人,安全、有序、有效应对各种疫情。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 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障教育工作者身心健康。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精准实施重症管理,分类开展对症防治,最大程度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4、提升学生体能。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开学初期要全面了解评估学生体能状况和运动能力,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状态,做好学生健康指导,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体能情况,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保证学校安全有序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能测试。

四、 改进校园公共卫生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学前要彻底清除校内环境卫生死角,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空调系统定期消毒,并设置独立排风。教室、 会议室、餐厅、门厅、卫生间等处放置纸巾和消毒用品等。定期对教室内外环境、公共区域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严格卫生间清洁消毒,保障排风扇正常运转,保持空气流通和下水道通畅。

2、 开展开学前食品和饮用水专项检查 。开学前学校对学校食堂、配餐单位、超市开展检查,指导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及时清理超市、食堂过期食材,严格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和流程。学校开展生活用水专项检测,特别是加强自备井和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做到不检测不使用,排空长时间未使用的陈水,切实保障饮水安全。食堂餐桌安装隔板,学生错峰就餐,单向流通。

3、 配齐配足防疫物资。学校要加强校地协同,协调建立稳定保供渠道,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储备退烧、止泻等药物,确保两周以上用量。做好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消毒用品、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确保应急情况下足用适用。

4、 开展疫情应急演练。学校要协同对口医院开展多场景、实操性转诊救治应急转运演练,及时发现解决堵点和漏洞,提高转运效率,确保一旦出现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迅速激活绿色通道应急救助体系,快速精准响应,做到“点对点”“人对人”流畅对接。

五、 严格落实师生日常健康管理

1、 落实入校体温监测。师生员工入校后一周内要定时测量体温,提高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对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2、持续开展健康监测。学校执行“日报告、 零报告”,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等制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不得带病到校工作和学习。学生出现异常症状,由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就医,待康复后方可返校。

3、确保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按照上级疫苗接种工作部署, 督促师生尽可能完成流行病免疫和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4、强化健康指导。 组织指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等骨干群体,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公众号等不同形式,从营养饮食、正常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日常个人防护等方面,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有基础病或特殊疾病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5、减少人员聚集。 在校期间,师生尽量以楼栋、楼层、班级划定活动区域,最大限度减少交叉聚集。学校尽量加大桌椅间距,加大图书馆桌椅间距,合理分配空间,保持安全距离。学生实行错峰就餐,避免学生在食堂排队过长、过度拥挤。

六、 强化健康安全保障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邢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公共卫生领导小组,统筹学校卫生健康安全保障工作,健全学校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坚持多病共防和人、物、环境同防。

2、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加强卫生室建设,配齐专兼职校医,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和药品,承担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患病应急处置等职责,发挥卫生室的学校健康管理中心作用。

3、加强学校健康观察室建设。学校设置师生健康观察室,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提供临时留观,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

4、全面开展专业人员能力培训。定期对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分级培训,做到政策培训和技术培训同步推进,确保应训尽训、全员覆盖。加强学校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用药指导和医疗救治专业培训,提高对不同症状的识别准确度和及时治疗、转诊能力。

5、畅通救治绿色通道。学校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协同,健全专业救治绿色通道,在专业部门支持和指导下,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控制校内聚集性疫情。

7、严守校园安全底线。校园内如有大规模流行病发生,要加强信息搜集研判和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报告。组织开展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引导,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通过防火、防伤害、防拥挤、防踩踏等应急疏散演练和安全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切实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8、 完善校园服务保障。完善“接诉即办”机制,畅通学生诉求 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强化贫困家庭 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群体的关心关爱。做好老年教职员工关心关爱。

七、应急情况处置

学校一旦发生疫情,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领导小组千泉防疫指挥部,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流动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体局同卫生健康部门提出的实施防控措施进行处置。疫情流行严重时,控制大型活动及聚集性活动。

师生员工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腹泻、呼吸困难、肌肉关节疼痛等异常症状,或多个个体出现恶心、乏力、咽痛等症状,由学校启动本校应急处置机制,由学校第一时间减少人际接触流动措施,送该人员到健康观察室,由校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如病情较轻,通知家长接回治疗,恢复正常,到校正常上课。如病人严重,拨打120(或人民医院0537-6626390)接送至定点医院就诊。

八、 强化组织保障

1、落实属地责任。在卫生健康、 疾控部门共同指导下,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建立健康观察场室、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医疗物资储备充足,重大风险处置恰当,一旦校内发生大规模聚集性疫情,要优先保供学校生活和防疫物资,优先救治有特殊需要的校内感染者。

2、 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加强学校疫情防控专班作用,加强日常指导、培训、监督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学校疫情防控困难与问题。

3、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统筹解决学校疫情防控重大问题,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应急演练,推动相关措施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

4、加强开学督导检查。开学前后对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和易发流行病专项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校园安全隐患、疫情防控组织管理、健康台账建设、防控措施落实、就医转诊绿色通道建立等事项,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开学准备到位。

 

邹城市实验中学 政教处

2023 年 8 月 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