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兖州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3-08-09 16:33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2-2023学年度,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打造和美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数学学科基地”“济宁市普通高中首批市级特色学校”“济宁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 济宁市“书香校园” 兖州区“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 ”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班子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突出领导班子党建主体责任,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高质量、高标准规划设计学校党建文化,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先后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党员大会、网上团课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的意识,开展了学习法规党纪、树师德正师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举行了2023年青年党校开班仪式;召开了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教育干部作风建设大会,贯彻落实市、区及教体局大会精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标准。学校荣获“济宁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行政党支部和第二党支部荣获区“五星级党支部”称号。

二、抓严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我校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坚持抓疫情防控,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全体教职员工、学生、临时用工人员全员核酸检测,做好核酸检测数据的上报、档案整理、省疫情平台数据上报工作,做到了学校教学与疫情防控两不误。在上学期学校四次大型大考试中,特别是2022年研究生考试中,我校老师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圆满顺利地完成课上级交给的任务。我校被授予“济宁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一)停课不停学,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竭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上个学期,疫情严峻,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幸福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坚守教育本质,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引领学校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向学科要分数、向班级要人数”的目标指向。

网课期间,学校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平台作用,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目标,多渠道开展教科研活动,引领提升教学效能。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打折扣、不降标准。

针对线上教学,我校教师开拓创新,精心备课,教学研讨,根据各年级、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密的线上教学方案,确保了线上线下同质等效,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

高三封校学习期间,全体高三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并肩作战,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实高精神,保障了封校期间教育教学的平稳进行。

(二)开展课堂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我们坚定不移地开展了课堂改革,推进“问题驱动式和美谐振课堂”改革进程,截至目前,首批课堂改革立标人基本已经完成磨课、改课和展示课,即将进行达标验收。第二批立标、达标活动也已启动。

为进一步对接新高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学科特点,教科研中心将各学科划分为四个高考研究活动团队并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召开了高三一模二模质量分析研讨会,邀请区教研室郑元兵科长做了复习指导。严格常规教学管理,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建立巡课制度。

(三)聚焦高考研究,争创高考佳绩。

四、强化队伍建设,形成良好师德风尚

学校以“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促进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学校成立了“教师成长学校”,启动“青蓝工程”,聘任了驻校专家,开展了暑期教师培训、实验高中“首届名师”评选等活动。举办了王恩双、白林娜、何勇等区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兖州实验高中首届名师交流会,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正式启动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等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思想、专业品质、专业技能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学科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

学校注重加强学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认真落实上级部门“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对照检查等活动,召开教育干部能力提升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提高教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开展了“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团建活动、举办集体生日会等,促进了团队的和谐健康发展。

五、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加强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心怀家国、诚信笃行、知行合一、善于思考、具有强烈感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一)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开展了师生朗诵献礼国庆活动。通过线上课堂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等活动。团委组织开展了“传承五四精神,担当青春使命”系列活动、“青春向党,逐梦远航”的红耀教育远足活动、“红心向党,青春激昂;放飞梦想,扬帆远航”高三毕业典礼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邀请兖州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蔡学梅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课;在济宁市开展的2022年度“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被推送参加省级比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爱在夕阳红”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第八届“外语文化节”、高三成人礼活动;组织学生到兖州区检验检测中心、地质博物馆开展了校外实践活动;邀请我校优秀毕业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庆萌为高三学生做了题为“悟数学思想,培核心素养,规划美丽人生”的报告;举办了以“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的数学文化节魔方大赛。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邀请兖州区文化馆馆长李丹老师为全体高二学生做了以《站在人生转折点的我们》为主题的励志教育讲座;举行2023年高考励志暨百日誓师大会,知名的学生潜能励志专家王田老师为同学们作了《冲刺高考,成就梦想》的励志演讲;邀请济宁市荣复军人医院心理科田敏主任为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开展了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自我调试》为主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面向全体高三学生开展了以“调整心态,拥抱高考”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讲座;学校心理活动中心对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了培训。

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学期开学、学雷锋志愿服务、创城创卫、大型考试、家长会、疫情防控等活动中引导广大学生志愿者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

(四)坚持“五育并重、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注重加强音美教学,培养广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兴趣。举办了“喜迎二十大,翰墨书新篇”师生书画展、“和美杯”2022级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在济宁市中学生排球联赛中,我校女子排球队以全胜的战绩荣获比赛冠军。在2022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济宁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中荣获田径团体高中女子组第二名,在济宁市第七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荣获高中男子组第六名等优异成绩。我校高三艺术生在省专业统考中本科上线263人,本科上线率90.7%,比省总上线率高10%,创历史新高。

学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文明习惯教育、国情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了学生美好的心灵,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六、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为强化家校沟通,密切家校联系,更好发挥家校育人合力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我校召开了各年级学生家长会;校级领导带领管委会成员在三个年级开展了家访活动,与家长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开展了“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及社会人士入校参观、听课、交流,社会反响极好。

七、“和美”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服务管理

本学期,学校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举措,不断推动学校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美”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服务管理,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学校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学校对学生公寓、办公楼、教学楼、田径场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创建优美校园环境,为师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我校在原来乡镇公交的基础上,和区公交公司开通了城区公交线路,切实解决了家长接送学生的烦恼。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多次开展了校园安全大检查,建立校内外联动的安全管理机制,积极创建安全、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