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实验中学贫困生救助方案
鱼台县实验中学贫困生救助方案
鱼台县实验中学位于鱼台县湖凌二路西鱼新三路南,是一所非寄宿制学校,学校现有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80人,建筑面积近13895平方米。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资助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既定操作流程规范操作,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实,高效、高质、确保了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助学特制定鱼台县实验中学贫困生救助方案
一、贫困学生对象的认定:
(1)申请贫困救助的学生必须是本校在校学生。
(2)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3)父母年老、病残、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极为困难者。
(4)父母亡故,其监护人经济较为困难,无力支持读书者。
(5)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经济困难者。
(6)父母双方收入较低,无其他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困难者。
(7)其他经济特别困难者。
二、贫困学生救助申请办法:
1、贫困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所在地村政府出具贫困生家庭贫困的经济状况证明材料。
2、由班主任根据平时了解,掌握贫困生情况,组织所在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并提出意见,上报学校贫困生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
3、由贫困生救助领导小组对上报材料进行复查、审核,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名单在校公示5天无异议后,上报贫困生救助办公室。
4、经贫困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学校贫困生救助办公室造册报领导小组组长批示,按期分批统一发放贫困生救助金。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建立专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专门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学校每学期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为学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宣传资助政策
为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学校张贴张贴海报、发放明白纸;校公示栏及学校橱窗、广播、校会、升旗仪式等各种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深入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全方位了解国家的惠家惠学政策,熟悉贫困生资助的工作程序,即指标下达、个人申请、信息采集、审核评定、名单公示、资料上报资金发放等,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资助,关心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每年开学初班主在班级中采用调查、询问、访谈等形式,对困难家庭学生进行摸底将贫困家庭学生情况输入电脑,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动态档案,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并对困难家庭学生进行逐个家访,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资助目标、措施和办法,让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都有书念,有学上。
四、增强服务意识
在评定工作中,学校严格按照省市相关的文件精神,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指标、程序公平、评议鉴定公开。为把我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到最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各班主任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申请资助的同学首先写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把申请书交到了班主任处,然后班级成立了由班干、学生代表及班主任组成的4人以上评议小组进行公开、公平评议,首先确定了班级的受助学生名单,并在班级内部进行公示3天,再由年级组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学校资助办确定拟受助学生的初步名单,交领导组审议后,在校橱窗内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公示,公示期间公布了举报电话。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年均全部足额及时发放到贫困寄宿生手中,做到了三个无误:人数无误、资金无误、签名无误。
五、健全管理体系
按照上级资助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了《鱼台县实验中学资助中心贫困生资助实施办法》,并及时修订相关内容,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过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确保了每位应享受贫困生生活补费的学生按时足额领取。建立贫困学生家庭状况档案。做好贫困生调查工作,发放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摸清我校贫困生现状。对资助对象的确定和助学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照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确定等几个阶段,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
六、落实资金发放
学校严肃纪律,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餐补助、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和档案管理工作。在评审过程中,各班级不搞平均分配,杜绝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做好宣传、认定、公示,评审在阳光下操作。严格做好发放工作,做好贫困生生活补助发放签到工作,规范操作程序做好痕迹管理,并拍照留念做好档案资料保存,坚决做到政策不打折扣,不截留、不挪用,努力做到无一例上访事件确保第一时间将每年贫困生生活补助费发放到学生手中。学校利用“家访”活动做好对学生家长的解释、宣传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贫困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懂得回报。
深入贯彻资助工作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努力探索新的资助模式,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好事做好;要进一步强化资助体系建设,完善资助工作管理体制;要明确重点,挖掘特色,全面完成各项资助工作任务。做到五个“切实抓好 ”:一是切实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三是切实抓好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和监督检查;四是切实抓好经济资助与人格培育的有机结合;五是切实抓好资助工作宣传和资助渠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