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381606177/2023-036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
成文日期 | 2023-09-30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三季度工作情况(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
序号 | 工作事项 | 完成情况、取得成效 | 进展状态 |
27 | 持续放大“三个百亿”作用,做好“鲁担惠农贷”相关工作。 | 市农业农村局大力配合市财政局做好“鲁担惠农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政策享受主体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省市级财政提供的银行贷款利率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优惠政策,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政策改革科等新型经营主体主管科室,利用农业农村局网站、微信工作群、报纸、电视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 | 正常推进 |
84 |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建设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稳定在97亿斤以上。 | 1.粮食生产方面,①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将全市1079.8万亩各项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抓好落实。②组织专家先后会商制定了《2023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济宁市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做好夏玉米化控抗逆工作的通知》《做好夏玉米化控技术应用工作的通知》《做好夏玉米肥水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技术指导文件并抓好相关技术的落实落地。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班104场次1.5万余人,为粮食单产提升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③全市521.46万亩夏粮全部收获完毕,夏粮保持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态势;完成秋粮播种面积631.8万亩,能够圆满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做好秋粮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为夺取秋粮丰收奠定了基础。④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成立济宁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专班的通知》,强化了我市粮食单产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服务。持续抓好秋粮技术指导,8月17日至18日,在我市举办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9月25日-26日,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在济宁举办,现场观摩了嘉祥县和汶上县,全面推广济宁粮油单产提升经验做法。⑤当前,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等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积极做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⑥争取到大豆、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3个,与菏泽并列全省第一位。 2.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①争取2023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任务53.8万亩,包括新建高标准农田24.7万亩、改造提升29.1万亩。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部通过省厅备案。目前,各县市区已陆续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并开工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市级督导,对县市区实行周通报,督促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 正常推进 |
85 | 推广农业生产全流程托管服务,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 1. 总结2022年社会化服务项目工作经验,完成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2. 2.前期开展项目需求摸底的基础上,要求各县市区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各县市区对2023年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实施。 3.研究起草《济宁市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实施细则》。 4.会同市供销社、市农机中心等单位研究下发了《济宁市开展“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荐筛选首批112家农服主体纳入“济时雨”农服品牌。 5.对“三夏”期间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调度,据统计,我市已有4589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64.42万小农户提供小麦生产托管服务,其中多环节、全程托管达到289.5万亩。 6.持续落实“济时雨”农服品牌,指导各县区成立工作专班,推进工作落实。 | 正常推进 |
86 | 围绕优势种质资源,依托兖州、嘉祥、汶上3个国家制种大县,引进中国农科院、大北农集团等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建设黄淮海现代种业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育种平台,打响“济宁种业”品牌。 | 1.制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种业振兴工作的通知》(济农[2023]3号),加速推进济宁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跨越发展。依托嘉祥大豆种业产业优势,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拟定《国家大豆产业黄淮海技术集成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现正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汶上县获批国家制种大县。在金乡县召开中国农科院主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大蒜种业发展研讨会暨生物降解地膜核心示范区观摩会”,助推金乡大蒜种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种企积极申报2023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等科研项目共8个。2023年夏季小麦制种实收面积31万亩,预计小麦制种收获总量1.55亿公斤。2023夏季农作物良种繁种面积已落实56.4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量的81%:大豆落实繁种面积42.69万亩,常规水稻落实繁种面积2.46万亩,花生落实繁种面积11.3万亩。 2.为进一步增强济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9月20日—22日,第六届全国大豆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大豆良种现场观摩会顺利召开。9月23-25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合肥市举办,我市7家种子企业、科研单位等参展参会,并在“全国新生代种业企业家论坛”上做交流发言。 | 正常推进 |
87 | 繁荣壮大乡村产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做强金乡大蒜、嘉祥沿黄大豆、梁山沿黄肉牛、兖州粮油、邹城蘑菇、鱼台大米、泗水甘薯、微山渔湖产品8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争创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 1.嘉祥县获评2022年省级农产品加工先行县,组织嘉祥县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现实施方案已报省厅审核。 2.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梁山肉牛、兖州粮油、邹城蘑菇、鱼台大米、泗水甘薯、微山渔湖产品、金乡大蒜、嘉祥大豆8个产业发展规划均已修订完成。 3.梳理形成2022年度提质增量农产品加工企业39家、升规纳统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推动规上企业提质增量、规下企业升规纳统。 | 正常推进 |
88 |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100家。擦亮“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 1. 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印发《济宁市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7月17日,组织召开“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部署,将经营主体培育情况扩大增强。各县市区已完成450家县级示范社(场)创建活动。开展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监测工作,全市需监测的28家家庭农场全部通过县级和市级监测。开展国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监测工作,全市需监测的国家示范社32家,市级监测合格的29家;全市需监测的省级示范社181家,市级监测合格的156家。开展市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申报工作的通知》。 2.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按揭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32.58亿元,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截至9月20日,全部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3.在“济宁礼飨”品牌培育方面,①推动农产品品牌争先创优工作。开展省级“好品山东”品牌申报工作,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小宝35号花生种、圣豆5号大豆种进入2023年“好品山东”品牌建议入选公示名单。开展2023年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申报工作,泗水地瓜入选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②组织“济宁礼飨”品牌目录企业参加国内品牌展销会。组织金乡大蒜、泗水地瓜、邹城蘑菇、汶上芦花鸡等品牌企业参加2023惠享山东消费年—迎春消费季暨“运河之都 乐购四季”点亮夜济宁活动、“好品山东—品牌农产品(北京站)营销推介、“胡海泉乡村守护人助农直播--山东好品专场”、“学好姐姐山东好品”专场直播活动、“木森山东好品”专场直播活动、“时大漂亮山东好品”专场直播活动、“交个朋友”专场直播活动、“香菇姐姐”专场直播活动、“沈一涵”“夏宁”专场直播、“蜜蜂魅力中国行-山东站”直播活动、2023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活动,提升了“济宁礼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③加强“济宁礼飨”品牌媒体宣传。参加CCTV-17“乡村助农团”17助农日活动—助农资源落地接洽会,“微山湖大闸蟹”品牌入选宣传品牌,在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南京、珠海六大城市地标以灯光海报的形式展示。开展“年货好礼 济宁农品”品牌展播活动,梳理34种“济宁礼飨”系列年货农品,于春节期间在济宁广播三个频道循环播报,制作发布9期“年货好礼 济宁农品”系列品牌展播短视频。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制作《二十四食》短视频2期,《乡村寻味第二季》系列短视频3期,在新媒体上发布。在中国农业品牌微信公众号发布“微山湖大闸蟹:一湖清水出好蟹”宣传文章,在中国农业品牌视频号发布“微山湖大闸蟹”宣传视频。④举办“济宁礼飨”品牌展销活动。举办了“济宁礼飨”第五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组织40多家“济宁礼飨”目录企业参展。开展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活动,征集展示了“济宁礼飨”35家目录企业的80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可。借助第22届大蒜节举办“济宁礼飨”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积极组织10家品牌农产品代表企业参展。开展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第四届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现场活动暨山东省首届“和美乡村健康跑”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我市20家品牌企业的40余种优质农产品参展。组织5家品牌企业参加“山东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厦门站)活动。举办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济宁市主场活动,活动现场开展了“济宁礼飨·丰收季”特色农产品展销会,集中展销了我市29家企业的50余种优质农产品。组织9家企业的20余种优质农产品参加2023金秋双节直播季电商网购节活动。 4.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方面,分组开展督查5次,督查各类业态点502个,印发督查通报7期,印发工作简报14期。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会议和全市攻坚冲刺会议,安排部署迎查验收准备工作。按照省厅要求提报市级佐证资料和自评报告,顺利通过省级现场核查和答辩工作。完成国家农安市专项监测工作,省厅抽检样品140批次,合格率100%。 | 正常推进 |
89 | 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达到200家以上;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蔬菜产量达到700万吨以上,支持金乡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1.印发《关于推进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抓好落实,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荐樱源、微山湖、柳絮等3个品牌,鑫诺、鸿润等20家企业以及100余种预制菜品参加2023年山东省预制菜“十百千”评选活动。 2.1-9月,市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农技人员到设施大棚蔬菜、陆地蔬菜生产开展技术指导,配合统计部门抓好蔬菜面积、产量统计。据统计数据,二季度蔬菜产量400.13万吨、面积140.71万亩,同比增长2.8%、1.5%。 3.加强规模养殖场、 养殖专业户日常管理,引导从业者适当补栏、科学出栏。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畜牧工作的通知》,加大统计监测和市场预警。召开奶农与饲料兽药企业对接座谈会,调研基层养加销一体化企业。到菏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指导县市区储备2023年奶畜家庭牧场合作社升级改造项目。3月13日,调度奶牛养殖及乳制品加工企业贷款情况。3月15—16日,组织企业参展第37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3月17日—19日,到广西对接畜牧产业招商。4月份报送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材料。做好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工作。5月份召开畜牧产业活体大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两期生猪健康养殖培训班;到曲阜市、鱼台县、微山县调研按揭畜牧业发展情况。6月份撰写《全市畜牧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下发《关于切实稳定当前奶业生产秩序的通知》,完成我市“卖奶难”监测排查情况表。6月23日—25日,到邹城、曲阜、汶上、金乡、微山开展第二季度畜牧生产情况调研。6月30日,联合市财政局印发《2023年济宁市生态循环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申报指南》。7月份,撰写《生猪价格变动情况、猪肉市场保供稳价情况、养殖企业养殖亏损情况分析报告》,指导养殖场(户)科学做好畜禽存出栏,并对56个省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产信息月报表进行更新上报;协助中国农科院信息研究所、省畜牧总站完成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7月27日,召开全市畜牧兽医半年工作会议,对畜牧大县生猪出栏情况再调度、再部署。8月4日,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兽医局、省财政厅正式下发2022年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名单,邹城在列。8月18日,召开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推进会议,对畜牧业增加值指标再强调、再部署。8月31日,向省畜牧兽医局报送《邹城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实施方案》。9月6日,召开全市畜牧系统安全生产暨攻坚三季度动员会议,对生猪生产、数据统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9月14日和9月23日,召开两次畜牧业生产统计调度会议。上半年,全市肉蛋奶产量52.7万吨。 | 正常推进 |
91 |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创新创业。培育高素质农民2500名以上。 | 1.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需求调研,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通过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等多种方式,发放回收纸质有效调查问卷1872份,网络调查问卷1300余份,形成了《济宁市2023年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制定《2023年济宁市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指导县市区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全市举办培训班112期,培训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11216人次。 3.利用“田间课堂”、广播、网络等方式举办冬春农民培训班170期、培训高素质农民、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等3.4万人次。聚焦粮油作物增产丰收,启动“推技术提单产”专题培训,全市组织开展集中培训35期、培训高素质农民2453人,分乡镇巡回培训78场次,指导农户3500余人,发放明白纸3.3万份。 4.制定《济宁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济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2023年)》,分配县级培训资金和培训任务。通过线下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田间课堂、下沉乡镇举办巡回课堂、线上培训等形式开展,开展大豆、玉米推技术提单产专题培训月活动。 5.举办大豆玉米推技术提单产培训班、绿色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农机手培训班26期,培训高素质农民2053人;完成农民素质素养培训24期,培训农民1316人。 | 正常推进 |
92 | 加强涉农金融服务,放大挂职金融副镇长作用,新落地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20个。 | 1.全市第二批金融挂职副镇长已全部到位,各县市区已完成第二批金融挂职工作部署;7月28日举办乡镇金融挂职副镇长乡村振兴培训班;在《声动济宁》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我市金融挂职副镇长工作典型。组织全市第二轮156名金融挂职干部参加2023年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联席扩大会议。截至9月20日,第二批金融挂职干部累计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07家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宣传1271场次,促成农业项目贷款27.39亿元,新增授信额度43.94亿元。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按揭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32.58亿元,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按揭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32.58亿元,截至9月20日,全部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2.加强与市人行的沟通对接,签署“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合作备忘录”。3月10日,与市人行召开新型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座谈会。5月31日,市农业农村局、市人行、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文明办等5家市直部门印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意见》。 3.与山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济宁市审计中心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村改革 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进一步加大金融助农力度。 | 正常推进 |
94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三清一改”。 | 1.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开展“三清一改”方面,①根据“和美儒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管理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营情况,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和资源配置。②依托平台,做好线上视频监控抓拍。③9月5日-8日,市人居办抽调人员组成6个督导检查组和1个数据汇总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围绕路域环境、村容村貌、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等重点工作开展督导检查。④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暨三夏秸秆专项清理”活动。围绕“三清一改二提升”,突出村容村貌“薄弱村”治理,聚焦“三夏”生产季节性问题,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确保村庄道路干净整洁。 2.实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方面,184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完工1037个,完工率56%,超出时序进度目标。 3.新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方面,调度“美丽庭院”建设情况并报送省妇联。按照乡村振兴生态专班要求组织全市118个市级示范片区进行“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打分排名。筹备召开全市家庭建设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截至目前,建设各级“美丽庭院”268870户,建成率38.42%。
| 正常推进 |
97 | 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乡村更加和美。 | 1.目前鱼台县村级“邻里中心”、任城区“信用+人居环境”、微山县“微换装”、邹城市乡村物业服务等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已初见成效,近期将加大调研挖掘力度,适时在全市进行宣传推广。3月7日,鱼台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 。 2.市委宣传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导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3.嘉祥县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邹城市后八里沟村“孝善治村”经验做法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曲阜市乡村治理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典型案例。8月14日,以推动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和评审推送典型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我市8个镇村被省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数量居全省第一。 4.组织县市区开展了“信用+”调研活动,总结经验,任城区、曲阜市形成的做法报告上报省农业农村厅,4月7日任城区在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全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试点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任城区、曲阜市确定为全省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统筹推进美德信用山东试点县,省厅对任城区、曲阜市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按照省厅通知部署安排和试点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下达了通知,组织任城区、曲阜市开展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县以信用积分制为核心,通过探索运用“+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明美德”“+美丽庭院”等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信”路径,形成乡村善治合力,以信用“小积分”做活乡村治理“大文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彰显,群众“主人翁”精神显著增强,乡村新风尚氛围更加浓厚。 5.联合市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的通知》,开展我市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征集各县(市、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典型做法和经验。6月15日,已梳理典型案例17个,择优将《微山县:聚焦阵地建设擦亮“微服务”品牌”》等5个典型案例上报。 6.开展全国第四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县市区积极申报,择优推荐4个视频节目上报省厅,经省厅专家评审,确定5个全省优秀节目并推荐到部里参评,其中济宁3个(梁山县水泊街道、嘉祥县大张楼镇、梁山县寿张集镇节目),为全省最多。梁山县水泊街道入选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 正常推进 |
119 | 实施15万亩稻田退水治理。 | 2023年全市在任城区、微山县、鱼台县、嘉祥县等4个县区、9个乡镇、143个村实施稻田退水治理15.48万亩。新建硬化沟渠37.311千米,新建桥涵闸763座,修建排水沟10.5千米,沟渠清淤54.426千米。完成主体工程量的100%。督导县区开展沟渠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垃圾清理,对稻田退水治理区域进行巡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进展较快 |
120 | 实施第三次土壤普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 1.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方面,在前期组建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印发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全市具有土壤肥料专业技术背景的人员进行了摸底统计,动员参与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与省土壤普查办签订保密协议,拷取电子点位数据,督促指导县(市、区)做好点位核查。积极筹集经费,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办济宁市第三次土壤普查表层采样技术培训班,省级专家亲临授课,全市500余人参加培训并进行线上考试,为下步采样工作夯实坚实基础。积极主动与省土壤普查办和兄弟地市沟通交流,测算采样、制样、检测等相关价格。目前,各县(市、区)除水田外,均已完成外业表层采样工作。 2.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方面,印发《关于印发济宁市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农药减量技术方案的通知》,安排部署相关技术推广工作,共发布小麦、大蒜、韭菜、棉花、花生、豇豆、玉米、大豆、水稻等病虫害预警预报和绿色防控技术意见共19期,指导科学用药;截至9月,全市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4.17万亩,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1万吨,配方肥应用面积438万亩,各县市区共开展有关土肥技术培训53次,共培训4276人次。 3.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分解落实2023-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的函》,指导县市区及时编制2023年度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夏收作物已经完成采样。组织相关县市区参加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培训会议,小麦等夏季作物按时实施安全利用措施及农产品的采样检测,实施完成水稻、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的安全利用措施,严格管控类的耕地实施休耕。 | 正常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