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1076F/2024-041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教育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4-12-17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教育局2024年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济宁市教育局共办理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41件,其中主办29件、分办10件、协办2件。
一、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狠抓规范办理。各科室、直属各单位把市政协提案的答复工作作为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把手”工程,坚持开门办理,通过书面答复、走访座谈、电话和信函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与委员们沟通,虚心听取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注重从责任到质量、从时间到效果进行严格把关。二是深入调研,增强办理解决率。高度重视提案的实际办理效果,坚持把着力点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对于委员提出的问题,坚持深入一线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仔细分析研究每一件提案,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造条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建议提案办出实效。同时,把办理提案的过程,作为查找工作短板、推动工作深化的有力抓手,举一反三,努力提升工作质量。三是深度对接,提高办理满意度。在政协提案的调研、办理、答复过程中坚持“三个对接”,办前面商对接,听取委员意见、现场解答有关问题;办中沟通对接,协商解决措施;办后回访对接,反馈办理情况,同时重视加强对承办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把反馈意见作为督查重点,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实,切实提高办件满意度。由“文来文往”变为更加注重“人来人往”,不断提升办理实效,以办理政协提案工作为抓手解决深层次症结,着力推动成果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实实在在的举措,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提案建议采纳情况
委员针对我单位职能提出意见建议41条,已经落实办理27条,纳入计划办理11条,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办理3条,已向提案人作出解释说明。
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在年底前能解决的27件。例如农工党济宁总支提出的《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市教育局安排科室专人负责,精心谋划建议答复、落实方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等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员培训,举办济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促进心理健康学科教师快速成长。去年以来,共举办市级教学研讨、教师培训活动12次,参训教师共计5.7万人次。坚持体育课程化实施,强化课程开设,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学校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后服务更多地用于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工程,鼓励各县市区、各学校结合区域优势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特色,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运动,注重武术、抖空竹、棋类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社会体育场馆和学校合作开设体育课程。
所提问题正在解决的11件。例如,刘晓玉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法制进校园”常态化机制的建议》,市教育局就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相关工作向代表进行了答复。近年来,市教育局通过召开各类培训机构办学政策学习会,强化底线意识,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利用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各类法律法规政策。举办主题法治征文、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等活动,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普法教育、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举行宪法晨读、主题班会,学习宪法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影像,宣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推动学生熟悉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积极参与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动员各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宪法小卫士”活动,2023年全市共计100万人参加了网上学习和考试,参与山东省宪法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获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法德课堂建设,以大讲堂形式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授课,通过全媒体阅览平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模拟法庭活动,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通过亲自参与、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完善法治教育长廊,依托校园楼道走廊空间进行规划设计,设置中国法治史、禁毒、反邪教、违法犯罪警示教育等分区开展普法宣传。
在下一步工作中,市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公益属性、教育质量生命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完成教育高质量发展“六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融合创新的职教高教体系、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体系、互联互通的智慧教育体系、高效联动的教育治理体系、多元共治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跨入全省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