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 | 济宁市构建交通隐患精准治理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4-11-25 09:42 信息来源:济宁市大数据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传统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手段一般是事后追处,为解决交通管理缺乏针对性、管理面宽泛而不精准的问题,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特别是交通事故向事前预防转变,济宁市研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与精细化打标的道路交通事故预警预防系统,建立交通隐患动态排查治理机制。

多源化数据融合应用。搭建道路交通事故预警预防系统,融合警情数据、公安网数据、感知数据、互联网数据4类23种,共计上亿条数据。通过数据抽取、比对、清洗、标识、关联、分发,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应用,为开展事故预警预防工作提供全面坚实的数据支撑。

标准化数据治理体系。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关联车辆、服务企业、参与事故、违法记录、载乘关系等交通参与对象进行全方位行为画像。按照“红码、黄码、绿码”开展风险区分、分档监管,实时动态掌握交通管理重点人、重点村社、重点企业,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模型化治理隐患对象。运用指标对比、事故统计图表等方式,统计事故特征分布、多发点段、黑点分布等,实现单起重大事故找根源、多起事故找成因规律、定位事故预防关键点。民警可通过系统订阅隐患模型、获取研判结果、下发治理任务,并实时追踪隐患治理进度。

去年以来,针对重点运输企业,系统分析出主要存在的高风险问题为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车辆,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部督促处理。靶向精准查处交通违法,对交通事故诱因进行有效干预。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特别是交通事故由事后追处向事前预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