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312191Y/2024-035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组配分类 | 部门 |
成文日期 | 2024-12-02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2024年度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建议提案办理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12月2日)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件,政协提案2件,这些建议和提案主要涉及基础设施、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事项,内容翔实,针对性强,我中心已按期全部办复,代表和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二、建议办理及吸收采纳情况
(一)针对人大代表宋新省提出的《关于统筹加快洙水河航道“三改二”工程建设的建议》,我中心多次向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汇报洙水河扩建项目情况,争取部省支持。同时,根据市交通运输局工作安排,2023年港航中心委托咨询单位开展洙水河航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勘察测量,已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并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2023年8月,洙水河航道改造升级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二)针对政协委员王崇景提出的《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的建议》,我中心认真开展专题研究,一是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修订,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规划修订工作。《规划》以“港产融合、集约高效、有序开发、智慧绿色”为基本原则,坚持兼顾眼前、适度超前,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从济宁港岸线资源、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实际出发,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充分对接,提出8大港区共下设23个作业区,形成以主城港区为核心港区,微山港区、梁山港区为重要港区,嘉祥港区、金乡港区、鱼台港区、汶上港区和邹城港区为一般港区的总体格局。目前,已完成市级初审,修改完善后报部省联合审查。二是近年来,我市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主航道方面: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三改二”工程、湖西航道改造工程完成交工验收,京杭运河济宁以南段东线航道、下级湖西线航道已达到二级通航标准;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工程、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工程、微山三线船闸工程纳入部“十四五”规划正选项目。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工程、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列入 2023年第二批需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国家重大项目和2024年省重大项目;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工程取得立项和初步设计批复,完成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及监理招标,计划年底开工;微山三线船闸已开工建设。支流航道方面:复兴河航道扩建工程完成立项核准和初步设计,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洙水河航道扩建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湖西白马河航道扩建工程已取得立项和初步设计批复,年内开工建设。三是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动出台港航发展扶持政策,助推全市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持续对上争取,2023年5月迎来了京杭运河山东段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为更大力度推进“散改集”“公转水”。配合争取省级层面出台《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若干政策》,市级层面颁布施行《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包含23条重点任务和9条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起草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济宁能源集团等港航企业的诉求,将有利于港航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写入《意见》并推动落地实施。为水运发展提供规划政策支撑,引领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
(三)针对政协委员特邀三组、农工党济宁总支、民建济宁市委、民革济宁总支、民革济宁总支、秦丁提出的《关于放大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成效、高质量发展济宁内河航运的建议》,我中心依托航道改造项目,在全省内河率先开展数字航道建设。一是打牢数字航道基础,沿京杭运河主航道敷设光纤406公里,建设水位、气象、航标遥测、电子卡口等感知传输设备356套,辖区航道、港口、船闸、船舶等要素信息全天候感知、可视化监测,在智慧港航“济港通”数据中心集成甄别、分析处理。二是绘制发布电子航道图,采用多波束技术精密扫测航道,形成全省内河第一张水陆融合电子航道图,里程达183公里,配套研发通航环境管理、航标维护等系统12套,具备电子巡航、视频监管、智能搜救等功能,替代传统人工模式,巡航效率提升80%;通过“长江e+”平台、“济港通”公众号对外发布,免费为船员提供船舶搜索、轨迹回放、水位监测、通航信息查询等20余项服务。三是共建平台互联信息,对接江浙沪及长江沿线城市,加入长江与京杭运河航道网电子航道图服务联盟,京杭运河济宁段电子航道图与苏北段、长江干线“干支联动、水系联网”,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促进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修订,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具体负责规划修订工作。《规划》以“港产融合、集约高效、有序开发、智慧绿色”为基本原则,坚持兼顾眼前、适度超前,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为目标,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从济宁港岸线资源、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实际出发,提出8大港区共下设23个作业区,形成以主城港区为核心港区,微山港区、梁山港区为重要港区,嘉祥港区、金乡港区、鱼台港区、汶上港区和邹城港区为一般港区的总体格局。目前,已完成市级初审,修改完善后报部省联合审查;近年来,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动出台港航发展扶持政策,助推全市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持续对上争取,2023年5月迎来了京杭运河山东段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优惠政策落地实施,为更大力度推进“散改集”“公转水”。配合争取省级层面出台《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若干政策》,市级层面颁布施行《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包含23条重点任务和9条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起草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济宁能源集团等港航企业的诉求,将有利于港航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写入《意见》并推动落地实施。为水运发展提供规划政策支撑,引领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
下一步,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突破战略,聚焦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港产融合发展示范城市“一中心一枢纽一城市”总体定位,立足服务保障港航经济发展职责职能,全速全力推进港口总规修订和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