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邹城市 > 邹城市凫山小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邹城市凫山小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12-26 18:37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4年以来,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建统领不动摇,全面从严带队伍,科学精细抓管理,坚持五育并举,牢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绩。

一、党建统领,固本培元,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

(一)紧扣党纪学习教育,提升作风建设持续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压实支委会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认真制定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计划,并于4月18日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仪式。党纪学习教育活动自开展以来,党支部全体党员逐章逐节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5次,组织全体党员收看警示教育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6月26日,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9月26日,学校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大会,对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全体党员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理清了“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理清负面事例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理清“党纪学习教育”实践要求,使本次主题教育成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激发自觉的过程,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再上新高度。

(二)紧扣思想政治建设,提升理论武装引领力。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和宣讲活动。8月26日,支部书记田祥迁同志为全体教师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11月份,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共16学时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学校全体教职工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三)紧扣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党支部向心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建立健全支部书记清单和党支部党建工作清单“两张清单”,全面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制度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制度。1月19日,学校高标准开展了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认真抓好教师群众意见的反馈、整改,促进服务质量再提档、再升级。全年共开展“启新程 开新篇”“学条例 守纪律 明规矩”等主题党日活动11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学习灯塔大课堂活动8节次。七一期间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支部书记讲好一堂精品党课、开展学习研讨、为党员教师过政治生日、开展志愿服务、重温入党誓词等卓有实效的活动。组织活力持续激活,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

(四)紧扣组织建设,提升服务发展源动力。加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2月份,学校党支部创建达标“五星党支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2024年学校共2名预备党员顺利转正。积极做好党员“双培养工程”。4月份,邹城市组织部、邹城市委教育工委为学校党员教师正式授牌“党员名师工作室”。严格党费收支,全年收交党费1万7千余元。持续推动“学在凫小 幸福家园”党建品牌发展,在校门执勤处等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义务劳动3次。

二、德育为先,守正创新,丰富立德树人“新路径”

(一)继续推动“三礼”特色德育品牌走深走实。将“三礼”仪式(“开笔礼”“十周岁礼”“志学礼”)常态化、长期化、规范化。尤其是开笔礼仪式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礼”细节,入场由家长带领,展现稚子相托期望,引入“尊祭先师”“礼敬亲师”等环节。通过学生向老师敬茶、老师回赠香囊等环节,将中医药茶饮、尊师礼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和家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

(二)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德育工作基石。学校现有济宁市名班主任团队成员2名,学校通过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济宁市骨干班主任线上培训班、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专题讲座、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工作会议、定期召开级部班主任例会、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等多种途径提升班主任工作胜任力。

(三)抓实养成教育,评先树优促成长。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学校将“表彰大会”常态化。学期初,各级部根据《邹城市凫山小学优秀学生评选方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三好学生”“学习进步之星”“纪律进步之星”“卫生进步之星”“文明礼仪标兵”,并将优秀学生逐级推荐上报。本年度,学校共有10名同学获评济宁市优秀学生,8名同学获评邹城市优秀学生。

(四)开展多样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端午节等节庆假期,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宣教和实践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走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国庆节前夕,邀请全国先进军休干部王会瑜同志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建队日前后,顺利完成大队委换届选举。分级部开展队列队形展示、健美操、丹桂诗会等德育活动。靓化“四栏三角一报”布置,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与英吉沙县第四小学开展线上线下联谊活动。通过丰富多样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2024年1月,学校获评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三、质量为本,加压奋进,谱写五育并举“新篇章”

(一)聚焦网格管理,全面落实无缝衔接。针对教学网格化管理密度不够、沟通不畅、落实不细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网格员的分工和职责,落实学科、年级、班级三级包保,抓实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课堂授课、质量分析等工作,分工到人,责任明确。落实包保、巡查双随机一通报制度,并通过业务例会及时反馈。密切包保校长、级部主任、学科组长、班主任之间的联系,畅通横向、纵向沟通渠道,形成“每日巡查—即时反馈—限时整改—汇报销号”闭环管理。

(二)聚焦校本教研,潜心落实真教真研。紧紧围绕“落实新课标,践行大单元”主题,通过“一研二观三上”“三备两评一磨”的方式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教务处各学科负责人兼任教研组长,间周一次组织大组教研,带领老师们研读课标、观摩课例,进行集体备课、磨课,带头上示范课、研讨课。先后组织青蓝工程示范课、青年教师提升课、优质课评选、大单元专题研讨课、联盟学校交流课等,共计50人次参与课堂教学,执教课例。在邹城市优质课评选中,学校3人获得一等奖,5人获得二等奖,其中1人经评选被推荐参加济宁市优质课评选。学校2位老师执教邹城市级公开研讨课,1位老师执教济宁市科学公开研讨课。

学校志愿服务活动设计方案《科技之光,照亮杏林——物联网社团助力中草药冷藏保鲜志愿服务》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选为全国典型方案。语文课程设计、劳动课程设计分别获评山东省二等奖,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设计分别获评山东省三等奖。《魅力凫山 炫彩葫芦》案例获评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优秀案例。

(三)聚焦评价改革,狠抓落实促提升。在教学上实行教师业务量化评价激励制度,每年召开教学工作表彰会,隆重表彰教学先进个人、教坛新秀、优秀教研组、学习优胜班级等各类教学先进,并进行适当物质奖励,千方百计激发老师们投身教学、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根据新课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务处组织各学科围绕核心素养开展“三级”评选活动。语文围绕读写能力、数学围绕计算和应用、英语围绕口语表达、科学围绕实验操作等开展“小能手”、“小达人”、“小标兵”三级评选活动。日常教学中,强调关注并强化过程性评价,倡导通过具有激励性的星级兑换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聚焦五育并举,精心落实全面发展。开足、开齐、开好“三级课程”,先后组织学生开展硬笔书写大赛、数学计算素养大赛、经典诵读大赛、英语口语竞赛等学科类活动。认真坚持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参加邹城市级运动会、篮球赛、市长杯足球联赛、跳绳竞赛、合唱比赛等比赛。组织开展春季运动会、队列队形比赛、课间操比赛、跳绳比赛、歌咏比赛、室外写生、科普、志教融合等系列活动。本年度,学生共计16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学校蝉联第五届、第六届邹城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市直小学男子组冠军。

四、精细管理,向内提升,校园风貌焕发“新气象”

(一)细化安全管理,守牢校园安全底线。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4个100%校园管理要求。以10分钟为段科学有序安排错峰上放学,合理设置防护栏,严格实行人车分流。认真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认真落实学校、派出所、交警、城管、家委会五方联动,警察、值班教师、家长志愿者“1+4+N”护学岗,课上、课间、上放学三个重要时段执勤护学的“五三三”安全工作格局。坚持教师执勤岗每日巡查,实时通报制度。对学校消防用灭火器等作定期检查维护,并对部分报废灭火器进行更换,新更换灭火器142套。

(二)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德能双馨教师队伍。立足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锚定写好每一个字、讲好每一堂课、讲好每句普通话目标,积极开展“三字一画”大练兵、基本功大比武、人人都上达标课活动。10月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组对学校小处着手、大处建功的做法表示高度赞扬。同时,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本年度,组织教师分赴秦皇岛、济南、南京等地参加线上线下教学研讨活动300余人次。

通过集中与分散相互结合、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形式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人人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让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三)发动内部力量,着力提升校园风貌。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改变思路,广泛发动家长、家属、家政的力量,相继开展校园卫生大清理、校园环境大整治、校园文化大提升“三大工程”,粉刷墙面2000余平方,教学楼防盗门、防火门喷漆约69扇,更换维修或清洗灯罩共计500余件。重新规划布置部分教室、办公室,调整教室、办公室桌椅约1000余套,新装智慧屏黑板8套,更新更换空调12台,调整功能室8间。校园整体风貌得到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