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230559Q/2024-036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成文日期 2024-12-05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发展改革委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36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在济宁市城区实施夜经济 培育新消费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12-05 浏览次数: 字体:[ ]

王平委员: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济宁市城区实施夜经济 培育新消费的建议》提案收悉,市发改委高度重视,会同相关协办单位,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发展夜间经济是提高消费水平、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对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消费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大意义。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夜间经济发展,采取系列措施,繁荣夜间经济。

一是完善统筹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办公室+5专班+14县级指挥部”组织架构,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促消费工作体系,制定《全市扩内需促消费指挥部工作方案》,明确指挥部职责任务、重点工作、任务目标等,梳理重要工作事项13项,5个专班筛选10大重点工作任务挂图作战、重点推进、红黄蓝管理,集中资源全力保障。建立常态化调度督导考核、即时会商协调、现场调研推进等机制,高效推动指挥部各项工作。开展5专班和14个县级指挥部月度成效评比,印发指挥部工作简报99期,营造促消费领域你追我赶、竞相展现的浓厚氛围。

二是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各县市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网红打卡地、夜间消费集聚区,融合文化、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形成夜间消费新模式。任城区打造仙营北里、环西北里、核桃园、翠都夜市、金宇夜市等夜经济消费“名片”,高标准规划建设“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消费聚集地。高新区打造龙贵盛夏嘉年华、吟龙湾、爱琴海金街、枫叶小镇奥特莱斯步行街等4个夜间经济示范带,突出特色餐饮,推进科苑路美食街、东闸中心街、吟龙湾等特色餐饮街区提档升级。兖州区打造新百汇、端信里、幸福里特色商业步行街,牛楼小镇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微山县投入六艘画舫船开通运河线路,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提升“夜游微山湖”知名度。太白湖新区以济州老街、石佛渡等商业街区、湖上人家、济州宴、蓝海钧华酒店等餐饮名店为重点,打造太白湖文化特色美食消费区。

三是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研学经济、康养经济,对2023年打造的26个夜间消费聚集区进行再丰富、再提升,“尼山圣境文化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推出曲阜“灯火蓼河里”、太白湖“我家就在岸上住”等综合体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费场景。深挖夜间消费潜力,莱河不夜城等4地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数量居全省第一,夜间文旅经济新业态已初具规模,为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提供了支撑。

四是改造提升重点消费载体。对2023年打造的26个夜间消费聚集区进行再丰富、再提升,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2-3个特色夜间经济聚集区,发布“夜间消费地图”。抢抓节假日和特色节庆的消费“爆点”,举办啤酒节、烧烤节、小龙虾节等热门活动。加强科技赋能,三孔景区AI导游系统上线,推出万仞宫墙《大哉孔子》光影秀,水泊梁山景区推出户外3D灯光秀“水浒奇妙夜”,武氏祠景区安装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汉画人机交互体验系统,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体验,构建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场景,增添城区烟火气和消费活力。

下一步结合提案中建议内容,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市扩内需促消费指挥部办公室作用,会同商务、文旅等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细化举措,推进夜间消费市场繁荣。

一是改造提升重点示范街区。不断扩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成效,选择发展的示范点,由点到面,着重在“差别化”、“专业化”、“有特色”上下功夫。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引导规范发展,逐步实现市井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大众化与高端化夜市同步发展的布局。全力推进泗水文化广场、等闲谷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丰富夜间活动。举办“夜市购物节”、“夜市短视频大赛”、“夏季啤酒节”、“龙虾节”等啤酒、电竞、美食嘉年、音乐、花灯等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商务旅游人群,大幅提升夜间经济繁荣度、活跃度。探索开展夜间主题体验活动、非遗展览活动、免费参观活动、公益电影放映活动等,扩大“运河夜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群众和游客感受到济宁独特魅力,增强夜间消费动力。

三是促进文旅与夜间经济融合。坚持文化融合,增强夜间消费。打造夜间旅游体验项目,探索景区夜游发展新路径。擦亮运河文化底色。延长声远舞台、运河音乐厅、杂技城、济宁大剧院、体育馆等现有日间设施开放时间,丰富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和场次,同强化城区设施配套,加强夜间交通安全、卫生环境、治安秩序等方面的巡查管理,提升夜间城市管理效能。同时,根据夜间集聚区分布情况,优化夜间出行公交线路。

四是强化宣传营销。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加大对“夜经济”的宣传力度,逐渐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积极报道发展夜间经济富民、便民、惠民的工作成效,向市民提供形式多样的夜间消费资讯服务,培育夜间消费习惯。加强策划和包装,对“夜经济”打卡点开展整体宣传推广,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夜间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以上答复,请批评指正。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8月8日

解决程度:( A ) A.已经解决、B.列入计划解决、C.无法解决

可否公开:( A )A.可公开、B.不可公开

签发人:郭华静

联系人:陈天超

联系电话:0537-296709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督查室或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