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龙城初级中学安全预案
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安全预案
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运动不可避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为严格进行学校体育教学和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体育安全事故发生,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体育安全事故,特制定了本安全预案:
一、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要求
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而且活动量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求注意以下事项:
(一)体育运动着装要求
1、运动时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着装不符合规定者应返回宿舍更换;
2、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3、不准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品,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夹;
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需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二)准备活动要求
要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上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时应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热身活动,尽量避免或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发生伤害事故。
(三)田径类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道。这不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教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时起跳腿要踏中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这不仅是跳远的技术要求,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跳高时,必须严格按教师的指导助跑、起跳。不准擅自做危险动作,起跳后要落入沙坑或海绵包内。这不仅是跳高的技术要求,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4、投掷项目练习时,一定要按照教师的口令行动,不能有丝毫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四)体操类
1、在进行单、双杠练习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教师应做好保护和帮助工作。课前检查器械,杠面不打滑,避免练习时摔下来,造成伤害事故。
2、在做技巧动作时,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教师和同学在旁帮忙与保护。
3、在做垫上运动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4、在进行轻器械操练习时,要注意安全,不可拿器材乱打乱敲,随意打闹。
(五)球类:球类运动项目对抗性强,在练习时要自觉遵守各种竞赛规则
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更不能顾意伤害他人。
(六)武术
1、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可拿器材(如,木剑等)乱打乱敲,随意打闹。
2、练习武术动作时,不可随意乱打或对打,要严肃认真。
3、练习剑术等内容时学生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以防距离太近而被刺伤。
(七)运动会注意事项
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能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铁饼、等伤害,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的同学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临赛前半小时,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二、应急预案
1、体育教学活动中遇有学生发生摔伤、骨折、扭伤等伤害事故,组织活动的体育教师应立即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情况较严重送医院治疗。
2、体育活动过程中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身体不适症状,组织活动的体育教师立即将其安置到校务室休息,并给予补充水分,让校医处理。
3、发生上述第一、第二条款情况,应立即以书面形式或打电话报告学生所在系及公共教学部,通知所在班级班主,若出现严重受伤事故,由公共教学部领导上报院级领导,书面材料由公共教学部存档。
4、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陪同学生治疗。
5、不管室内、室外课,教师要做到上、下课点名,若发现无故不到者,要及时与学生系部联系。
龙城中学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 。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五、监测
1、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班长--宿舍长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或校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报告,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传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传染病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并上报县教体局安全办
六、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性传染病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医务室报告。 (2)校医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时内向属地防疫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上报。
2、应急措施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医务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医疾机构诊治。 (2)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医务人员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校医务室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当地政府、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泗水县龙城初级中学防台风、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有效提高学校防汛能力,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 度过汛期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确保学校抗汛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镇中心校有关工作指示,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系列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师生无伤亡。
二、成立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孝华
副组长: 李 强 彭宝华 赵继成
刘国栋 李 峰 吴玉庆
成 员:张德刚 朱名雷 杜绍勇 孔 彬 崔庆刚 马晓文
三、防汛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防洪抗灾有关指示部署。
2.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应急经费和准备应急物资。
3.加强洪水等自然灾害危害性的常识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组织防汛抗灾演练。
4.完善防洪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5.组织总务处每天检查。认真做好汛前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要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特别是容易受淹的地方,要逐点检查。要加大对学校的教学楼、教师宿舍、仓库等校舍的墙体、屋面、门窗、电器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的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力度。另外,加强对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6.协调、指导、督促各处室、年级和班级迅速、有效地开展防洪抗灾应急处置工作。
7.坚持全天24小时的值班,保持与镇中心校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了解上级有关汛情信息和任务,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报告本校的防汛防洪工作。
四、成立防汛抢险救灾队
队 长:刘孝华
副队长: 李 强 彭宝华 赵继成 刘国栋 李 峰 吴玉庆
组 员:朱名雷 任修建 孙 腾 全体在校教师门卫
五、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措施
1.在主汛期间,因连续降雨,一旦校舍发现隐患,如校园进水和围墙坍塌等事件,或接到上级防汛指挥部的汛情通知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利用广播系统和教职工手机迅速发出紧急警报。
2.全校师生在防洪抗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抗灾自救。
3.在第一时间将受灾情况报告上级防汛指挥部。
4.防汛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每当遇到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水位上涨情况。
5.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进化村等路远的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险情学生在无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的情况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6.学校组织学生转移、疏散。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出操路线有序快速撤离,避免拥挤踩踏。
7.总务处迅速关闭、切断电源和各种明火,防止灾后次生灾害。
8.总务处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和人员,做好物资转移工作。
9.组织有效的后勤保障,保证食品、饮水供应,确保校内师生正常的生活秩序。
10.对在灾害中受伤的师生及时组织有效的治疗,及时与家长联系。
11.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对受损的房屋设施、设备进行维修、重建,对过水后的校舍、设施进行防疫消毒,防止传染病发生。
12.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3.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做好经验总结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