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医疗 > 梁山县 > 马营卫生院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冬去春来,逃不过的流感季节

发布日期:2024-02-28 10:06 信息来源:梁山县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作为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播进而引起聚集性疫情。新冠疫情时代结束后,口罩似乎逐渐消失在学生们的视野中,但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呼吸道感染肆虐开来,不管是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是朝气蓬勃的中学生,甚至是身强体壮的成年人,都纷纷中招,支原体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3年11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倡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效应对当前我省多种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健康。



近期,儿科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就诊患儿明显增多,存在发热、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的患儿纷纷来诊。目前在中国北方传播的呼吸系统疾病增多是由于“多种已知病原体”造成的。根据疾控中心调查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不同年龄群体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至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至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至59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高热患儿中,流感病毒感染所致不在少数。通过总结就诊患儿病例特点,我们发现,此次流感病毒十分强劲,不管是传染性还是毒力似乎都更胜一筹,多数患儿存在高热甚至能达40℃以上,而且多数家长反应使用退热药物后体温也很难降至正常,合并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的大有人在,这也使得多数家长慌乱无措、急病投医,那么,应对目前肆虐的流感,我们能做到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充分认识一下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冬春季更是流感流行和传播的高发季节。根据病毒内部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甲)、B(乙)、C(丙)、D(丁)4型。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A型中的H1N1、H3N2亚型,而且它的宿主范围广,能感染包括人、猪、马、狗、禽类和海豹等多种动物,并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

流感的流行病学: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儿童在流感的流行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最高,经常将流感病毒传给家庭成员,或作为传染源带入学校和社区。其中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流感的临床表现:

儿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常见于乙型流感。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3~7d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常持续在39℃以上,可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心力衰竭、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流感相关性脑病或脑炎。


流感的诊断及处理:

1.首要措施:当患儿出现上述流感症状后,家长应首先对高热患儿及时退热处理,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因小年龄组的患儿少数存在热性惊厥的可能,及时采用物理降温及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退热,并实时关注患儿病情变化,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赶往医院就诊,医生根据患儿综合病例特点进行诊断及处理。

当出现发热,体温≥38℃伴有咳嗽和或咽痛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前7d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则为临床诊断病例,当合并存在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则为确诊病例。

通过评估患儿的一般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症状起始时间及当地流感流行状况等确定流感患儿治疗方案。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儿在发病48h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出现流感样症状48h后的治疗也有一定临床获益。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及抗菌药物。

2.药物治疗:

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共有3大类,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细胞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其中,阿比多尔儿童循证证据不充分,临床使用较少;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耐药,已不建议使用。

儿童流感的预防:

1.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因为流感病毒在不断的变异,而且注射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足以维持1年的时间,所以每年都要接种新的流感疫苗。

我们有句话叫“金九银十”,金九月,银十月,从接种到产生足够的抗体还需要几周时间,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11月到次年3月),九月末接种,大概到流感大流行的时候也有了抗体,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疫苗也可以帮助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而且临近流感季节的时候疫苗会非常抢手,所以要早早提上日程。



2. 流感的药物预防 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和流感并发症、有密切接触史、免疫低下等高危儿童可推荐采用药物预防,如奥司他韦。

 3.非药物干预措施,口罩仍是必需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儿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