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4-02-03 18:00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上学期,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区教育和体育局《学习贯彻落实“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实施方案》为指引,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党建引领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党史教育学习成果,加强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坚守教书育人光荣使命。

2、开展“红耀教育 争当旗帜”活动。发扬“忠诚、敬业、创一流”教育精神,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党员教师“亮出身份、站好讲台、站稳课堂”,争做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头羊;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发挥争先进位的表率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让党建成为教育发展源动力。

二、学校管理方面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一是在工作量方面,严格定位定岗,学校班子成员带头参与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量上给老师们带一个好头。二是在考勤方面,坚持每天四次打卡,每天由一名校级领导值班,及时统计、及时公布,教职工出勤情况一目了然。三是在教职工参与管理工作方面,坚持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最大程度提高教职工的参与度,让教职工成为管理的主人,达到监督的效果。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学校加强了实验教学器材的配备,提高了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进一步优化工作和学习环境,满足广大师生需求,投资50余万元维修改造学校操场;暑假期间,学校所有教室安装空调,投资60余万元新上一台变压器,满足用电需求。

3、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学校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级部(科室)周前会、座谈会等形式对教职员工及时正面宣传引导。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学校开放日,公开校长信箱、校长电话,通过各种形式建立畅通、融洽的家校沟通渠道,加强沟通。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加大教育法规政策、学校典型做法和优秀教师的宣传,多角度的展示兖州教育发展新面貌。

4、后勤管理再上新水平。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膳食委员会成员不定时深入食堂,发现问题监督整改,确保师生的食品安全。健全学生公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专职宿管员,每天安排校级领导和班主任夜间在学生公寓执勤值班。完善用水、用电、供暖、通讯、上网等基础设施。教职工使用钉钉考勤,师生面部识别出入校门。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一)贯彻新课标理念。一是构建学习型课堂。学习南通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新课标理念与与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加快课堂转型。二是深化备课、研讨。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学习和研讨,加强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和高考试题研究。三是请进来授课。邀请省内外专家进校举办专题讲座,取长补短,推进教学。四是走出去学习。加强与名校的联系沟通,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暑假期间,学校组织领导干部、班主任、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举办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训人数130余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五是开展线上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学习等形式,继续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高考题。

(二)落实五项教学常规制度。切实抓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学评价五个环节,在备课方面,积极探索各学科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本学年组织开展了备课组、学科组示范课活动,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相互研讨,共同提高。在上课方面,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打造个性化课堂、有效课堂。坚持听推门课、听常态课、相互听评课,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作业布置方面,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统一研究,统一标准,统一安排,级部负责把关,统筹协调各学科组作业量,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单独安排拔高作业,做到因材施策。学期期中和期末,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对教师的备课、听课、作业批改、业务学习笔记、阶段性试卷批改和讲评等内容进行检查,统一标准,分数量化,排名公示,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聘的参考依据。年底总结每个环节的经验和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更好落实。

(三)加强名师培养。一是打破惯性思维。不搞论资排辈、亲亲疏疏,行就用、不行不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通过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召开新老教师座谈会等方式,更新老教师知识观念,改变“吃老本”、“凭经验”的惯性思维。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抓细抓实“拜师傅”、“结对子”培养模式,让老教师手把手教,让新教师面对面学,抓好传帮带,加快青年教师培养。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广大教职工学习兴趣,建立健全了各项学习制度,在学校营造一种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良好风气,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涌现更多的“行家里手”和名师。2023年,我校1名教师被评为济宁市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济宁市名班主任,2名教师被评为兖州区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兖州区名班主任。

三、在学生培养方面

一是坚持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负责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思想状况,帮助制订学习计划。各年级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集体会诊,分类解决。导师同时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消除心理障碍,激发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

二是强化艺术专业培训。六中学生学习基础差,但智力不一定差,学校花大气力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和家庭,把有兴趣的、有条件的、敢尝试的、有进取心的学生选拔到依靠专业发展上来。教师通过与学生、家长长时间的沟通,让学生坚定学习专业的信心,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尽力提高艺术生专业成绩,争取考试过关。学校组织校园艺术展演、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声乐、舞蹈等艺术生展示自我,在校园显著位置展示优秀美术生、书法生作品,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优秀师资对专业过关学生进行文化课复习和全天候的辅导服务。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逐个分析学生情况,制订复习计划,做到“一人一案”;实行“导师包保制”,每名学生安排一名“导师”跟踪指导,即关心学生成绩,又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变化,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在温馨的环境中完成高考冲刺。

三是突出俄语教学。发挥合作办学俄语特色班的优势,聘请优秀师资来校任教,打造俄语高效课堂;俄语班学生每周开设外教口语课,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学习兴趣;组建俄语学习兴趣小组,定期举办俄语沙龙;组织学生参加“相约上合杯”国家级俄语口语大赛,我校参赛选手刘志远荣获第三届“相约上合杯”俄语口语大赛一等奖,我校获优秀组织单位。组织俄语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培训座谈会,学习先进理念,丰富教学手段。2023年10月,我校一名俄语教师获得公费留学资格,目前正在俄罗斯进修学习。

四、本届高三备考工作和高考成绩

1、教学研究与交流:召开2023届与2024届新老高三备课组长交流会,借鉴上届高三的教学计划、备课、教案、学案等资料,依据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复习计划和教案、学案等材料。邀请教研室教研员到校举办讲座,指导学生高三复习。多次邀请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并组织学科教师座谈。积极组织高三教师参加一轮、二轮复习研讨会。

2、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教师上课、自习时间提前到班。课堂教学保证效果及效率。课上学生学习状态时时关注,对违反上课纪律,不认真听讲,睡觉的学生及时纠正。

3、加强集体备课及个人备课管理:狠抓集体备课,各备课组集备活动至少有一名级部领导参加。实现先周备课,把下周要讲的内容、学案、作业等都提前安排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真正开展个人二次备课。级部和学校层面不定期抽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

4、作业批改:认真设计好作业,做好学生作业批改及错题纠正。对于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跟踪谈话,了解原因,提出对策。

5、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推门听课:学期初每个备课组推选一名老师讲示范课,执教者原则上为备课组长。示范课结束后,级部一周内总结汇总,反馈给备课组,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6、做好各种考试复习、组卷、成绩分析:所有复习材料和试题必须经集体备课研究确定,以适应本届高三学生为原则,杜绝照搬照抄网上现成的材料。每次考试结束及时跟进成绩分析,每名学生建立档案,起伏较大的学生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跟进谈话辅导。

7、加强班主任管理,强化班级日常管理:制定班主任一日常规,明确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提前有计划。学生晨读、上课、午晚休、晚自习班主任跟进检查。召开主题班会,临时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风。班级管理细化到班级的各个方面,从上课、下课,从早读到晚自习,从教室到宿舍,从班级卫生到个人仪容仪表,不留死角,全方位强化班级管理。

8、注重学生心理辅导:高三级部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对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9、高考成绩:2023年高考,我校再创佳绩,量上再有大突破,本科录取316人,录取率39.5%,比二二年增加80人,比二一年增加150人,比二零年增加201人,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实现三年三大步;质上又有新提升,13名同学被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985、211“双一流”院校录取。在三流生源的基础上,低进高出,在济宁同档次学校中遥遥领先。学校被济宁市教育局授予“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光荣称号,全区高中综合排名第一名,周边县市区十余所高中学校来校学习办学经验。

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

2024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