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230559Q/2024-0057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02-04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发展改革委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8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支持衰老矿井转型发展,助推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议》
尊敬的陈宏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衰老矿井转型发展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衰老矿井转型发展,助推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建议》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我市不少煤炭企业面临着资源枯竭如何转型发展的问题。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方面,还没有一个可供借鉴参考的“模板”,已关闭的矿井也没有真正走出一条适合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衰老矿井转园区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研究衰老矿井转型园区发展可复制的路径和案例,帮扶衰老矿井园区化转型发展。我们认为您的建议对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市发改委切实履行部门职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深入研究形势,明晰发展思路。深入调研济宁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分析“十三五”期间典型经验、转型制约因素等,研究起草了《济宁市“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规划有关材料》《济宁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自评报告》等材料,提出“十四五”期间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型目标和在国家层面将济宁市列为成熟型资源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的意见建议。
二是主动对接国家规划。成功争取国家发改委2021年8月份印发的《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20—2025》》吸纳了我市主动提报国家的《济宁市采煤沉陷区调研报告》部分内容,将微山、邹城纳入重点采煤沉陷区集中县,任城区、邹城市等10个县市区列入分布有采煤沉陷区的县、个数居全省第1位。
三是成功申报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结合我市实际,抢抓国家调整重点采煤沉陷区机遇,将济宁市全域申报成为重点采煤沉陷区,成为全国首批市级国家重点扶持的采煤沉陷区,为后续争取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筑牢基础。大力推广采煤沉陷区治理“济宁经验”。经积极争取,2021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组织的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我市作典型发言,推广我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是全国4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发言地区之一,是山东省唯一做典型发言的城市。
四是积极争取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自2020年以来,我市共争取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央预算内资金34162万元,支持我市9个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2020年,山东省邹城市重点采煤沉陷区经济开发区精密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济宁能源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配套基础工程,获得1371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为产业园早日投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步,市发改委将立足职能,主动作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市发改委将密切关注研究国家、省出台的关于衰老矿井转园区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上汇报和争取力度,争取更多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我市衰老矿井转型发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我市落陵煤矿衰老矿井转型为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典型经验,争取获得更多上级关注,吸引更多资金和政策向我市衰老矿井治理倾斜。
三是积极对接诉求。对于企业及矿井的有关诉求,市发改委将积极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信局、投资促进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及时解决诉求,研究政策,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矿井。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