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230559Q/2024-005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02-04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市发展改革委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9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将梁山县临港产业园纳入市级园区,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王成东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梁山县临港产业园纳入市级园区,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物流业发展,去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物流业发展。林红玉书记在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强力突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把济宁打造成全省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
高标准编制规划。加快编制《济宁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依托梁山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物流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心五区”,即“互联网+金融+服务+大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码头作业区、铁路装卸区、大宗散货区、集装箱件杂区、临港工业区,布局临港产业园,开展港口运营、船舶运输、港航建设、船舶与集装箱制造、综合物流、金融服务、大宗商品贸易与信息服务等八大业务板块,发展“前港后厂”模式,打造全国内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高起点建设载体。为充分发挥我市公、水、铁、空立体交通的独特优势,补齐联运、转运设施短板,对接山西、重庆、湖北、江西及上海港、江苏太仓、如皋港,全面打通到内陆城市、国际港口的物流通道,构筑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我市坚持优化布局、产业关联、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园建设进度;按照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对梁山港进行 “三化”示范港口建设,优化港口布局,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打造运河“亿吨港”。
高质量出台政策。在全面梳理国家、省市现有物流业政策基础上,认真落实各级已经出台的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济发〔2020〕15号),明确支持物流园区加快发展、扶持快递进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支持发展集装箱运输的财政奖补政策。
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好《关于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的意见》,加强与土地、规划、水务、生态环境等要素保障部门沟通对接,深入项目建设单位调研座谈,统筹保障项目的要素需求,切实找准各类堵点卡点,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向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优先发放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物流项目建设,经营物流相关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增加物流保险险种,提高对物流业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已经成立并正式运转。一是市政府田和友常务副市长近期两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物流产业发展重点攻坚任务。二是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制定印发《市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工作推进方案》,确定了10个重点物流项目列入市挂图作战一级项目,并将山东京杭多式联运(梁山港)项目列为一级星标项目,强化工作指导和项目建设督导服务,建立周调度制度,实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强与要素服务专班沟通联系,到梁山港、跃进沟港等港口和项目现场调研座谈,找准各类堵点卡点,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统筹保障项目的要素需求,切实找准各类堵点卡点,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四是组织市港航发展集团组成专题考察组赴青岛港学习调研,借鉴港口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五是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正式通航,打开了济宁通江达海、连接全国、通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新通道,为沿运河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我委将充分发挥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的作用,在规划引领、园区建设以及要素保障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突出梁山临港产业园等项目的发展。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请您以后多提宝贵意见,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