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开展2024年南四湖鸟类春季迁徙期专项监测调查
“春回大地暖,候鸟北归来”,近日,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南四湖迎来迁徙候鸟北归高峰期,王楼、孟楼等湿地,京杭运河千百候鸟翔集,翩跹起舞,呈现一片生机盎然。
南四湖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重要中转站,每年3-5月份,有数百万只候鸟迁徙过境。为持续推进国家林草局“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行动走深走实,更好掌握南四湖候鸟春季迁徙情况,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坚决履行工作职责,深入候鸟迁徙重点停歇区域扎实开展候鸟迁徙动态监测调查工作,确保候鸟安全迁徙。
本次春季候鸟监测,于3月1日在南四湖袁洼调查过程中,发现停息及天上盘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20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200只。随后持续监测中,3月3日发现北飞小天鹅30只,盘旋白琵鹭30只;3月13日、14日在王楼持续发现停歇白琵鹭百余只;3月13日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
小天鹅
白琵鹭
东方白鹳
据观测,目前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内各湿地、湖泊和河流停歇栖息的大批候鸟种类共发现40种,主要包括旅鸟金眶鸻、灰头麦鸡、凤头麦鸡、翘鼻麻鸭、赤麻鸭及白琵鹭等迁徙过境;冬候鸟小天鹅、针尾鸭、绿翅鸭、绿头鸭、斑嘴鸭、红嘴潜鸭、红嘴鸥及骨顶鸡数量减少,逐步迁出;夏候鸟黑翅长脚鹬及须浮鸥开始在保护区出现,准备夏季繁衍。监测发现大批鸟类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鸟类中转站的南四湖经过,南四湖在鸟类迁徙过程中作为鸟类栖息地、停歇地及食物供给地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加大科研监测、宣教管护力度,持续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全力守护好境内湿地资源,为候鸟提供安静和谐的繁衍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