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2023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3-04 15:20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是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学校、省级文明校园、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身为宋朝元佑年间的“圣泽书院”,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3.63亩,分书院校区、明星校区、汶水校区、育才路教学点四个校区,共137个教学班,在校生7200余名,另附设省级示范幼儿园一所。近年来,学校坚守“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持“养正至善,日新行远”的校训,坚持“精细管理提质量、彰显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突出学校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强根固基,筑牢党建新阵地

学校坚持党建为魂,把党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红色基因传承,以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创新力”为发展目标,以建设“规范型、服务型、智慧型”党支部为发展方向,以“思政育人、课堂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为主要方式,聚焦固本培元,突出守正创新,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让党徽在教育教学一线闪光”活动,让每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积极推进“双培养”活动,把优秀的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2023年,学校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了“贯彻‘两会’精神,续写发展新篇”“清理整治小广告,助力创建文明城”“担当作为辞旧岁 砥砺前行谋新篇”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全市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三大活动”中,党员教师积极带头,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极大提升了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立德树人,营造德育新环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多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注重思想道德和法制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素养;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强化学科渗透;召开家长会,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新建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等工作阵地,每周一的班队会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成为常态;通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能力;5月10日,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在文庙开展了“缅怀至圣先师暨童蒙养正·开笔礼”活动;5月31日,学校举行了四年级学生“癸卯年成童礼”仪式;7月1日,学校组织六年级毕业生举行“志学礼”活动;利用六一儿童节举办“十佳百优”少先队员表彰大会暨联欢活动,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孩子,让孩子们汲取千年不熄的孔子智慧之光,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三、多管齐下,实现质量新提升

学校要发展,教育教学是关键。学校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管理为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质,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成立语数外等教科研团队,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连续多年举办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形成了以身垂范、以德施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风。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的团队协作机制,连续多年开展“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构建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梯队。

学校先后成立了张树堂名师工作室、张晓丽名师工作室、孔丹丹名师工作室、师德模范工作室,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有责任担当、有朝气有活力的中青年学科领军教师担任中心教研组组长,优化了教研组成员年龄结构、名师骨干教师的配置,最大限度实现教师自身优势互补;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研质量与水平。在2023年,教师培养再谱新篇,教育科研锦上添花,重点课题落户实施,在市县教学能手比赛中勇创佳绩。2023年下半年,汶水校区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环境、提升了校园硬件设施,让学生们享受到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运动环境。此外,学校积极落实了同步课堂建设,学校以同步课堂为媒介,和军屯乡南留小学、云尾小学结对帮扶,三校之间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了共同发展。

四、文化滋养,打造“诗礼”新名片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深入挖掘传承“书院文化”,以“中华诗礼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精心打造诗礼文化阵地,构筑诗礼文化教育的“四梁八柱”。“四礼”即成长礼,包括开笔礼、拜师礼、成童礼、志学礼。“八节”即读书节、数学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端午节、重阳节。“四礼八节”如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结构的“四梁八柱”,共同支撑起诗礼育人的文化殿堂。

五、活动引领,构建和谐新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学校规范管理的精神体现。近年来,学校围绕“建书香校园,做儒雅师生”的目标,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目前,学校明确了传统文化、科技创新、阳光体育三大主系列特色活动,涵盖了古琴古筝、经典诵读、剪纸编艺、书法绘画、3D打印、小机器人、小实验家、足球、篮球等近10个特色项目。学校的师生千人诵读方队、小机器人队、小实验家、篮球队、足球队等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凝心聚力,精诚团结,开拓创新,打响了学校品牌攻坚战。2023年,学校先后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家校共育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山东省人工智能科普示范基地、济宁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济宁市学生资助标准化优质学校、济宁市教育系统基建工作先进单位、汶上县教学成果先进学校、汶上县五好关工委组织等荣誉称号,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成为中都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第一实验小学的发展正处于负重前行期,机遇与挑战共存。今后,学校将继续以更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更优的教育管理水平、更强的专业引领能力为标准,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谋略,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