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4-10 09:57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年来,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遵循“兴学尽精微,拼搏致广大”的校训,以培养“志存高远、特长明显、智能兼备”的现代中学生为目标,发扬以“搏”为核心理念的学校精神,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整体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实施依法治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管理,创建人文校园,促进教师、学生和谐持续发展。随着2023年的结束,我们第一实验中学领导班子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一、党建统领聚合力

我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引导。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党课学习,加强师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弘扬学校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我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治标角度而言,我校从零容忍实施法律规定等方面解决存在问题和乱象顽疾,做好环境廉政“建设”。从治本角度而言,我校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来确保根治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各党支部多措并举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系列主题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管理”“党建+教学”“党建+规范”等学习方式,在全校迅速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推进学校思想工作提质增效,在学校工作中彰显引领力、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以“玉兰”精神为引领,积极打造市级党建品牌。11月份,完成党总支和各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突出高站位引领、着力汇聚团结奋斗合力;突出高质量履职、着力展现服务大局作为;突出高标准推进、着力深化民主团队建设;突出高水平党建、着力树好班子队伍形象,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文化建设换新颜

根据学校工作整体部署,我校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提升工程,持续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班一品扬风采,一墙一隅润无声”精心打造学校“班级文化”,增设了孔子像,维修改造操场、田径场,安全改造教学楼连廊、幕墙,更换课桌椅,将硬件建设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楼宇文化主题鲜明,楼门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文明相伴,耳濡目染,浸润身心;传统文化雕塑与美德健康宣传栏,美观雅致,内容丰富,书香气息馥郁,提升文化育人功能,形成鲜明的高雅的国学经典文化特色,让全校师生每天走进学校,随时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

培育阅读习惯,打造“书香教室”。班级文化墙各具特色,学习园地分享读书心得,黑板每日经典晨诵午读,图书角图书精心挑选,种类丰富,学生随时悦读,教室内外阅读感染教育阵地无声教化,处处以文化人。初步具有“书香班级、诗化班级”的气氛,学生乐于看书,善于读书,学生真正把书籍当作了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读课外书成为孩子们的兴趣和习惯。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课程标准要求,精心编写名著阅读指导手册,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每周每班开设一节阅读课,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从本学期学校推荐书目中选择一本经典书目,利用课堂时间上阅读导读课、阅读推进课、阅读展示课,师生共享阅读之乐。

促进阅读常态化,多种形式举办阅读活动。

围绕读书这一主题,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阅读活动。系列主题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国旗下讲话,慈善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等文化阵地建设效果显著。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诗词储备,也让更多的孩子学会了传承千年经典,弘扬中华文明;红色经典展演,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做新时代的好少年;汉字听说读写大赛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世界读书日”和各类主题读书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强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推普周活动为我县创建国家语言文字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话剧(课本剧)展演、多种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既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丰富了师生精神生活,构建了温馨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静远读书会”定期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定期举办读书沙龙分享、语文教师名篇诵读、假期个性阅读等活动,引导每一名教师沐浴书海,书香常伴。老师们平时自发进行高品位阅读,同时读思结合、读研结合、读写结合,每人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大量优秀作品被收录在校刊校报中。全体教师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学校形成“以读书为乐”的文明风尚。

三、桃李芬芳创佳绩

我校通过主题班会、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通过质量分析会,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召开毕业典礼、中考誓师大会,为学生助力;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为教师鼓劲。

在毕业之际,学生及家长送至学校的一面面锦旗上绣着对我校教师辛勤付出的信任与感激,更绣着对我校教育的认同和肯定。

2023年我校中考再创佳绩,570分以上11人,554分以上58人,500分以上387人,一中推荐生考试入围64人;509人考入汶上一中,269人考入第三高中、334人考入圣泽中学。其中展彩航同学以583分的成绩获得济宁市第38名,王泽阳同学以578进入全市前100名。

四、勤教善研促高效

1.教学视导

2023年4月21日上午,济宁教科院副院长翟新和、初中部主任王瑞祥携各学科教研员莅临汶上县第一实验中学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高屋建瓴,为我校乃至全县毕业年级和毕业学科的下一步复习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

2.教学管理

学校大力弘扬“奋力拼搏、勇争第一”的一实中精神,精细落实备、教、批、辅、考、听、评、思等教学常规工作;开展人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推门听课等观摩活动;加强集体备课,精益求精,提升教学质量;课堂加强互动,力求时效,提高学习效率;课下交流谈心,循循善诱,彰显温情关爱;科学作业设置,认真批阅,激发学习热情;多样检测,巩固提升,检验教学成果;创新教学,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与实践!

3.教育联盟

我校进一步贯彻《汶上县成立初中学校教育联盟实施方案》的精神,12月7日下午在南旺镇第一中学,我校语文、数学、地理、生物四门学科教师代表参加了“教育联盟同课异构研讨”课堂观摩活动。学校将以教育联盟为平台,与兄弟学校合作包容、互学互鉴、共进共享。

五、科研赋能助成长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持续开展学科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扎实组织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完善教科研评价体系,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伴随着岁月流逝的脚步,承载着努力耕耘的喜悦,学校各学科组教研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教师合作氛围愈发浓厚。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课题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我校2023年课题结题再创新高。省级市级6项课题顺利结题,王娟老师和尹贻锋老师在山东省优秀作业设计中获优秀奖,推动学校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教科研工作,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科研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投入和付出。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

六、师资队伍强引领

我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前提,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开发和利用、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利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培养,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强化教师的思想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校本培训、教学研究,通过持续打造“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培训工程、集体备课、教学论坛、主题教研、教学反思”七大教学教研名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加速青年教师进步,推进教研组团队建设;重视鼓励老师外出培训,外学内享,携手成长。以“正教风、树形象、抓管理、提质量”为总要求,打造一流的一实中教育品牌为总目标,脚踏实地,砥砺奋进。

励志磨剑露“锋芒”,2023年我校韦修明、郭亚男两位老师成功执教山东省优质课;王大昆、马淑燕、刘玉红、李然老师荣获“济宁市教学能手”称号;尹贻锋、王蒙、张雯雯、李然老师在济宁市初中优质课评选中喜获“一等奖”。刘栋栋老师被评选为“济宁市最美教师〞。

七、活动承接勇担当

我校凭借着优秀的教研团队和突出的教研成效,顺利承接了山东省教科院初中语文、地理、音乐送教助研活动;济宁市“志愿服务,领航先行”送教送研活动;济宁市初中生物教学研讨会;济宁市初中数学教学能手评选;汶上县语文、物理、化学、道法、历史、生物中考研讨会;汶上县语文、音乐、美术教学能手优秀课例展示;汶上县初中语文作业与命题设计研讨会,并由优秀教师代表分享我校的教育教学先进成果,得到了市教科院、县教研中心的一致好评。

通过承接各级教研活动,学校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通过与其他专家的交流,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更好地规划个人的专业发展。

八、五育融合展特色

百花齐放方为春,全面发展方成才。我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核心,牢牢把握“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五位一体育人方向,融汇多元课程,践行五育并举,着力打造社团课程体系,丰富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以舒展,让自信和快乐洋溢在每一个孩子脸上,让收获与提升内化于每一个孩子心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终身发展,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已成为学生在校期间最美好的回忆。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艺体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培养了学生坚持健身与阳光教育的意识。

学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开展了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雷锋主题月学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扫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祭拜活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暨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展开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九、家校携手育英才

学校全面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完善学校育人制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家长会,邀请社会上关心教育的人士来我校,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努力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效能,助推教育高效的快车道。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拓展了师生的教育空间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模式。

十、校园筑牢防护墙

学校注重精细管理,建立了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一岗双责,健全各项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教育制度。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开展多种安全教育;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的专家到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向师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模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我校积极行动,争做文明城市的宣传员,联合家长劝阻七年级学生骑电动车上学;勇担职责,争做文明创建的监督员,安排值勤教师维护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我校喜获“山东省文明校园”“济宁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等光荣称号。

回首2023,我们拼搏坚持,我们思考创新,我们收获满满。展望2024,我们怀揣初心,携手同行,我们深耕细作,砥砺前行,我们尽善尽美,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