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煤矿学校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煤矿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4-19 09:53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落实《济宁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教会学生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使学生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技术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省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建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准确把握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区分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小学劳动教育课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内容进行必要统筹,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3、坚持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特别是与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参加 的家务劳动写成日记,这样既巩固了劳动技能,又收到劳动成果喜悦,同时也锻炼了作文能力。

坚持劳动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挂钩,将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合作共育内容,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教育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一起做。 安排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建立好习惯劳动卡,记录每天劳动内容和时间。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同时也感觉劳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劳动兴趣,也为自己将来独立生活创造条件。

4、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充分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元素,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根据校情开展校园种养植,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图书整理和食配餐自主清洗等活动。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定期举办“劳模大讲堂”等劳动榜样进校园活动,综合运用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新媒体等手段,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日、团队日活动、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组织学生学工学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力量支持,为学校组织学生劳动的机会、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公共场所等开展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5、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每年要种植花草树木,除草、除虫、浇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教室大卫生大清理,校园卫生大清理。并将学校门口前的一条路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6、劳动技术课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如:学校的节约用水、卫生的清理,教室整齐的座椅,用笔的节约等的技巧,家庭的洗碗,打扫卫生,会做简单的饭菜,不但能做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能帮助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四、实施保障

1、建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学芳(分管校长)

副组长:马敏(教导处主任)岳春梅(政教处主任)曹梅(教科室主任)

组员:各级部主任及班主任,劳动课教师

2、确保劳动专项劳动经费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学校配备劳动课专业教师,并按时参加区级培训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确保劳动时间:

    每周四17:00分—17:20分(下午第二节课后),除了学校统一每周四下午20分中劳动时间以外,各班根据自己班级保洁情况自定当天劳动次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每天布置劳动作业,在家劳动10分钟,星期六星期天,帮家长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整理自己的房间。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低年级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高年级学生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6、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

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