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兴隆庄煤矿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但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知识就可以,并不需要完成家务劳动。也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许多孩子自理能力严重欠缺。针对这种现象,近年来我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的原则,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重要性论述,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出发,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采取正面、积极的教育方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劳动教育。
一、开展常规劳动课程。
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系统设计,结合国家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常规劳动课程。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如“尊老敬老从我做起”活动,通过课前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如“关注生活垃圾”单元,从生活垃圾的调查到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等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着重引导学生在照顾好自己的基础上,体会劳动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道理。如:厨艺劳动中设计的“能根据菜肴名称选配蔬菜,学会择菜、洗菜”;“果蔬创意”更是让学生们体会了一把在平凡的生活里用劳动创造诗和远方的生活情调,避免了学生对劳动认知仅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
二、制定劳动教育清单。
科学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并以开展劳动主题系列展示的形式来落实。如“百变鞋带”、“玲珑沙包”、“毛线编织”等主题活动,各班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展示和比赛,形成了“学——练——展——比”技能评比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的情况,对照与要求的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明确自觉、端正的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操作技能,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永争上游的精神。
三、教授劳动方法和技能。
在教学中借助教材,教师精心制作PPT,以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学会劳动方法和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如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拖地、排课桌、布置教室文化墙等,开展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学会了打扫方法,又美化校园环境。
四、落实家校协同育人。
针对劳动清单内容,教师根据训练目标,在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中,及时掌握学生劳动能力情况,教给学生劳动方法后,通过“班内指导、家庭实践”的路径,如“穿针引线”、“衣物的洗涤、晾晒和折叠”、“学炒菜”、等单元,发挥家长的榜样带头作用,家长孩子齐参与,形成劳动教育共同体。由家长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巩固教学效果,促进他们自觉劳动习惯的养成。
五、继承传统懂得感恩。
弘扬我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劳动制作。如:春节绘制个性红包、做花饽饽,元宵节做手工灯笼,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等,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当然,由于我们学校地处矿区,学生生源复杂,家长工作性质参差不齐,半数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的意愿度低,由此孩子们学以致用的机会大大减少,相应的降低了劳动的积极性。这种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希望上级部门多组织培训,邀请专业人员指导教育工作,从学科融合出发,在更新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现劳动教育优势。通过家长学校传达劳动教育理念,以此引起家长的重视,积极配合,确保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未来的日子我们将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路上继续探索,持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习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努力通过劳动教育,稳扎稳打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