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原汶上县第四实验小学东关校区)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2023-2024学年度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一校一案

发布日期:2024-04-26 15:33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学校规模与环境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于2018年8月成立,坐落在汶上县城东北部,与汶上建华实验中学隔路相望。学校2016年奠基建设,是汶上县委县政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大班额问题的重点工程,整个小学占地4937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684.7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实验楼、报告厅各1幢,教学楼3幢,标准300米环形塑胶操场一个,标准篮球场3块、羽毛球场2块。班额26个,在校生1295人,教师72人。

(二)优势

1. 2022年2月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办学,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带领学校迅速提升。

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年轻,35岁以下占68%,36-49岁占20%,50岁以上占12%,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理念。

(三)不足

一、学校管理方面

1.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2.教师的教课热情、工作的踊跃性、主动性不高;老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

3.校内文化气氛营造不够,对师生良好修养的形成抓得也不够,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没有一个能潜移默化、熏陶的教育氛围;

4.没有重视师生关系的建设,学校教师体罚、设立特殊座位的现象仍然存在;

5.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薄弱。社会和家庭太过于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跟不上。家校合作不够。

二、教师队伍方面

1. 教师自身能力素质不够高。许多教师都不是师范类毕业,没有注重师德修养,没有很好地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教育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

2.有影响的骨干教师相对较少,须进一步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3.学校师资欠缺,特别是缺少专业对口的教师。

三、办学资源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缺口较大,需要大力加强;

2.学校功能室建设还不够完善,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缺乏。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一个目标:抓实教学常规 严格质量监控 构建最美课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显著提升教学成绩 ,落实“双减”政策 规范管理 形成机制,学校教师对“双减”政策不够重视,教学管理缺乏制度和规范,因此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等各项规定,精心设计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措施,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1、规范教学业务常规

规范备课、规范课堂、规范作业布置和考试。学校要让老师们清晰教学管理的具体要求,教导处要给老师们培训课堂教学规范、业务常规、教研形式、教师培训规范、听评课规范等,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学校要定期进行业务检查,及时反馈,并把检查结果和期末教师考核挂钩。

2、立足课堂 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借助首师大集团的专家资源,带领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核心课”,开展学科月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每个学科培养3-4名骨干教师。首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主动问问题的能力。最后,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研究单元备课和核心课,是本学年的教研重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集团推出的各种资源,进行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教师分层发展。细心培育优秀青年教师、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精心打造名师;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和知识修养;积极组织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比赛课、经验交流等教学教研活动;

4.本学年的教学成绩预期目标

本学年要做好小学的办学口碑,做出显著的教学成绩,各个年级的成绩都要有质的飞跃,特别是六年级毕业班的成绩。要有目标,有规划,有落实。2021-2022第二学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整体名次在全县前进了五名,今年六年级毕业班的目标是进入前十名。毕业班老师们要研讨,如何提升学习成绩,制定本学年和本学期的计划,各个学科要拿出提质的具体方案。

5.抓学科特色

以英语学科为特色,本学期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绘本阅读。通过故事教学和原汁原味的英文绘本,让学生在游戏中、表演中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通过各种英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拓展数学学科的数学思维,增加学生的学科实践活动;开展语文校本特色阅读课,要专时专用。早上开展古诗词韵律诵读、下午加强学生书法,开展十分钟“午写”,由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长负责组织、落实、检查。综合学科要多增加学科实践活动,如开展科学实验课,美术每学期至少办一次学生画展,体育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运动会,音乐举办歌咏比赛等;

6.开好社团活动和课后服务,增加社团种类,设立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一、二年级的课服,利用第二节课,每周有两天时间,向学生开放社团,3-6年级每周三、周五开放2次社团活动时间。所有老师都可以参与,鼓励综合组老师多报。

第二个目标:做好全员德育

德育教育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是唤醒的艺术、发现的

艺术、激励的艺术。德育部门要抓住活动的契机,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文明礼仪、个人习惯的教育,在活动中育人。德育活动要有整体规划,在集团德育工作指导下,挖掘学生的需求,做适合我校学生的活动。在全校德育工作计划指导下,做好每个月的活动设计,继续做好书香班级建设。上学期提升了班级环境、班级制度建设,给学生创建了书香的环境,但是还要真正启发和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和各种良好的文明行为。本学年的德育工作目标是:

名班主任培养打造最美团队

学生礼仪教育撬动最美成长

党团队旗飘扬孕育最美情怀

家庭学校社会共育最美品质

书香班级建设助力最美教育

在集团德育计划指导下,针对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十个工作重点:

  1. 德育处要加强对班级常规的管理工作,重在平时的书香班级建设培训、分享和最美班主任一日常规培训,建立评价机制,每周检查,公布德育常规评比分数。

  2. 明确班主任每月考核机制,和班主任奖金挂钩,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励班主任积极工作的热情。评比校级最美班主任,进行荣誉表彰。

  3. 借助集团德育活动和系列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技巧,使班主任学会巧干。围绕书香班级建设征集带班育人故事,促进班主基本功水平。

  4. 书香班级建设将继续作为本学期德育重点工作,年级组设计本年级书香班级建设计划,尤其是起始年级礼仪教育,做好学生仪表、班级环境、文化宣传等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包括外表、语言、行为、举止,改善学校的精神面貌。通过举办各个层面的礼仪活动,展示学生的提升。以书香班级主题班会的方式,展示书香班级育人成果。

  5. 依托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纪念日、时事政治等, 将“党 团队旗飘起来” 融入各项教育活动,兼顾教育活动过程设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牢记初心使命、立志成才。

  6. 推行“班级承办升国旗仪式”制度,升旗为班级轮换制,从高年级至低年级,每周安排一个年级负责升旗仪式的全过程,包括:主持、升旗、护旗、国旗下演讲等环节,不断规范和创新升旗仪式,评选最美升旗班。

  7. 加强家校联系,召开校级家长会, 持续推进书香家庭建设工作,提升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开设“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展示校园风貌,展示师生风采。组建家委会,发挥家长作用,增进家校共育。

  8. 设计好一系列重大德育活动,如开学典礼、一年级新生的欢迎仪式和开笔礼活动等,抓住活动契机,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尊师、重礼。

  9. 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每个学生读一本书、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和家长共读一本书、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交流会。

  10. 全校老师都要参与到德育教育,要树立“大德育观”。除了教授学科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学生不仅不要学业评价,也需要综合素质的评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学期要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个目标:校园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学校的书香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优雅的书香环境,利用环境育人。学生不仅能通过物质景观提升审美情趣,还能从中体会到文化渊源,使学生态度、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整体设计校风、校训、标牌、墙饰、环境建设,使它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第四个目标:创造团结、合作、沟通,有职业担当、责任感的学校文化

第一、所有的教职员工应当团结一致,各个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一所学校时,是对它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环境、校风学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每个部门,都在发挥各自的作用。离开哪一个部门,都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

我们是一个新建校,学校有很多有待规范和改变的地方,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改善管理,让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尽其所能。

第二、每一个人要敢于担当,敢于承担工作,而不是躲着工作。少抱怨,少提困难,少找借口。

第三部分:落实方案的组织机构

集团指导领导小组:

组长:王在英

副组长:杜天武 周宇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组织机构:

组长:杜天武

负责建设方案总体规划实施

副组长:周宇 

负责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建设 

成员:

胡令举 王艳凤 负责协助落实“一校一案”教学总体工作

姜华 负责德育总体工作

渠冠军 负责学校建设过程中材料收集及宣传

郭德群 负责学校安全保障

张宗建 负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

范谭 负责学校建设资金落实

第四部分:依托集团的主要工作

(一)党建工作引领

我校党支部将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工作促发展,提高全体干部教师的思想高度,更好地履职尽责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打造政治思想新高地为构建和谐、稳定、高效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二)校园文化建设

书香校园建设是涉及到学校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此项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从而影响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我校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曲建华校长提出的“最美教育”为指导,以促进班级建设为核心,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契机,以静心读书,修身养性为育人目标,让校园回响起动听的朗朗书声,让师生沉浸于班级的书香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推进德育工作。通过班级书香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品味,践行最美教育,培育幸福学生。

学校领导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全力支持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在本校的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副校长具体负责,层层落实,形成管理网络。

组 长:杜天武

副组长:周宇

组 员:姜华、张宗建、王艳凤、刘卫、赵宪荣、郭伟、何照特、年级组长、班主任、语文老师

多种渠道 校园传递书香。书香校园建设分为德育、教学、校园文化三个板块。

  • 德育板块 ---“建设书香班级”

  1. 启动阶段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书香班集体建设活动月工作方案,利用德育工作会,班主任例会,解读书香班级建设“四个一”活动,布置书香班级建设计划任务,主题班会筹备任务及仪式展示任务。

2.          倡议阶段

  1. 少先队利用国旗下演讲,少先队员代表向学生发出倡议,积极宣传“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

    2.德育处印发《建设书香校园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3.德育处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选树优秀班主任代表针对书香班级规章制度建设进行分享。

    4. 班主任依据《书香班级环境布置标准一览表》提升班级环境建设。

    5. 班主任严格落实《书香班级常规管理制度》

  2. 建设阶段

    1. 宣传是少先队阵地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少先队利用升旗仪式,节日庆典等仪式进行“读书伴我行”的主题演讲。

    2.班主任组织召开班级层面“书香班级建设”班会,主题自拟,充分渗透建设书香班级的教育意义,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及班级认同感。在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的指导下,选树优秀班主任进行班会展示。

    3.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环境

    总务处美化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洋溢文化的气息。在学校走廊、展牌等醒目的位置张贴书香校园的宣传画、标语等。让阅读与陶冶随时随地发生,从小处着手,使学生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

    4.彰显班级文化特色,让班级沐浴书香的阳光。

    ⑴ 完善班级图书角,图书有专人管理。

    班主任负责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好书可读,并规范书架的管理,方便学生随时取阅,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⑵ 建立班级书香阅读成长册,将学生读书的基本情况、读书成果,读书实践活动作品收集其中,留下扎实的脚印。

    5.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让心灵享受书香的滋润。

    教导处负责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开放阅览室,根据师生需求购置图书,充实更新图书室图书。

  3. 展示阶段

    班主任利用黑板报、走廊文化、班队活动课,语文老师利用主题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在读书氛围之中,在班级中形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本班展示本学期的文明礼仪培养成果的落实情况。

  4. 总结阶段

    1.班主任汇总书香班级的育人成果,对本学期书香班级建设做工作总结,展示各环节的完成情况及活动效果。

    2.为了广泛激发学生深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选树榜样在班级或学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学校将评选出在书香班集体建设活动中的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书香少年。

    3.为了将书香班级文化辐射到家庭,促进家校协同,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创建学习型的家庭,学校将结合学生在学校表现的读书修养,开展家庭亲自阅读情况,家庭对于书香班级的支持力度等,评选出书香家庭,为家庭颁发并悬挂书香家庭牌匾。

  5. 评价阶段

    1.书香班级:全校所有班级参评,结合书香班级环境布置、书香班级常规管理、书香班级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书香班级主题班会、书香班级成果展示,评选学校书香班级,授奖授牌,并纳入优秀班集体考核要素。按每年级一个评选,每学期评比一次。

    2.书香少年:每班2个

    3.书香家庭:每班选出 2 个家庭,学校审核,评出“书香家庭”若干。每学期评比一次。授予书香家庭牌匾。

    4.表彰奖励

    “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将在学校公众号上公布,积极介绍先进事迹、经验。获得“书香班级”称号的班级,学校将授予“书香班级”标志牌;校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颁发奖状、牌匾。

    “书香班级”评比纳入校优秀班集体考核,“书香班级”班主任、语文老师纳入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方案。

  • 教学板块 ---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书香校园”建设,教学处制定了“书香阅读”具体实施内容:

(一)营造书香教室,营造读书氛围,让教室充满书香气息。

1、班主任组织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好书可读。图书数量足,质量高,内容广,可采用发动学生捐书和交换图书阅读的方法不断丰富藏书量和阅读量。

2、各年级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开展阅读,并做好读书记录卡,每位同学每周完成不少于2张记录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3、五六年级语文老师要指导每位同学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每天保证至少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学会思考、增长智慧。

(二)课前三分钟阅读展示:语文老师每天抽出一节课,用前三分钟让学生进行展示,建议一二年级选择演讲或故事交流,三至五年级可以选择好书分享。

(三)保证读书时间,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放学在家开展晚修研读(在家阅读半小时课外书,并进行交流活动)。也可以展示和家长的亲子阅读。

(四)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1、开展以“读书”为话题的主题故事会、口才与演讲、读书交流会等等。各班紧紧围绕读书活动主题,结合本班实际,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诵读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2、开展本年级阅读篇目的手抄报、思维导图、书签、阅读感悟等等交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积极向上,形式多样,书香浓郁。

3、认真推荐阅读书目,经典诵读持之以恒。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阶梯阅读书目。

(五)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巩固读书成果,调动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每班选取两名优秀代表,进行级部决赛,设立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进行校级表彰。

根据各班阅读活动总结,进行评比校级书香班级奖、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评比纳入校优秀班集体考核,“书香班级”班主任、语文老师纳入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评选方案。

  • 校园文化板块

    着力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优雅的书香环境,

    利用环境育人。学生不仅能通过物质景观提升审美情趣,还能从中体会到文化渊源,使学生态度、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整体设计校风、校训、标牌、墙饰、环境建设,使它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三)课程建设

    1.学科建设

    由于师资缺乏,以及当地实际,本学期仍未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存在语文、数学课时偏多,体育、科学、劳技课等课时不足的现象,但已经比上学期有所改善,增加了语文校本阅读课、英语绘本阅读课、开设了劳技课、习近平思想,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增加了学校的社团种类,如排球、足球、打击乐器等十多个社团。

    语、数、英、综合学科依托集团的学科月,进行“单元核心课”的研究,围绕学科月主题开展丰富多彩且切合实际的 学生活动。 按照五个步骤进行:方案设计—启动仪式—校内活动—联动展示—活动总结。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 “单元核心课”教学研究核心教师名单:

姓名

任教年级

性别

出生年月

教龄

职务

李文婷

一年级

1991.10

6

班主任,备课组长

张宁

二年级

1985.10

3

班主任,备课组长

滕文杰

三年级

1996.04

4

班主任,备课组长

孙倩

四年级

1993.11

4

班主任,备课组长

胡嘉川

五年级

1988.3

2

班主任,备课组长

刘璐

六年级

1991.10

6

班主任,备课组长

张盛芝

四年级

1986.7

5

备课组长

高亚娟

三年级

1994.05

2

备课组长

徐美霞

一年级

1989.05

8

教师

杨金燕

二年级

1981.6

16

教师

何慧慧

一年级

1987.08

6

班主任,备课组长

潘子铖

二年级

1998.02

2

班主任,备课组长

王甜甜

三年级

1996.10

5

班主任,备课组长

房水莲

四年级

1996.03

2

班主任,备课组长

伊成澳

五年级

1999.03

1

班主任

备课组长

张程程

六年级

1992.11

2

班主任备课组长

2.最美课堂建设

践行“最美教育”,打造“最美课堂”。最美课堂建设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以下最美课堂评价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学展示及评比。

汶上建华实验小学最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特征的描述

符合程度

合格

学习

目标

0.10

(1)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制定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课标》要求;目标简明、具体、可操作,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将核心素养落位课堂。

10-9

8-7

6-5

4-0

学习内容

0.20

(2)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

系统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科学选择和处理学习内容;准确定位重、难点。

20-17

16-13

12-9

8-0

(3)实施学科素养

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挖掘德育因素,有效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过程

与方法

0.35

(4)学习活动的安排

依据学习目标开展有效学习活动,活动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思路清晰,组织有序,评价方式多样,有效;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方法得当。

35-30

29-25

24-20

19-0

(5)学习方法与核心素养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法指导,采用多种学习方法,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效果

0.30

(6)课堂文化

课堂氛围和谐、民主,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讨论、回答问题、质疑问难等活动得到鼓励;

有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

30-27

26-23

22-16

15-0

〔7〕学科素养

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获得具有学科特色的基本思想;形成基本的活动经验;了解学科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特色

0.05

〔8〕特色

体现本学科特色;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开发与使用、核心活动设计等方面有创新。

5

4

3

2

评价等级

总评:__________

总分100—90评为A级(优秀);总分89—76评为B级(良好);总分75—60评为C级(合格);总分59以下评为D级(不合格)。

(四)创建首师班,实现双培养

三、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组建一个班,每班25--35人,选拔出最有优秀的学生,选拔最优秀、最有责任心的教师持续带首师班。

培养和建设具有未来理想和创新思维的优秀学生集体,不仅综合素养高,而且创新思维能力强,实现学生在校个性潜力发展最大化,使之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优秀学业、宽阔视野、综合素质卓越、将来能建功立业的优秀首师学子。

以首师班为主要载体,通过集团联动线上直播课和集团统筹教研,线上名师引领,线下导师辅导,实现一对一导师制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