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度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2023年,汶上高职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体局的关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十四五”建设规划年度工作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办学实力持续稳步提高,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以高站位落实展现干部队伍新担当
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实现党建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使党组织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有力战斗集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每周全体教职工例会制度,学习上级各种指示精神,认真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坚持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通过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等开展学习活动,强化灯塔大课堂、学习强国学习,积极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推进组织建设,完成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干部。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大力营造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浓厚氛围,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二、立德树人筑梦育魂,以高品质举措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健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将思政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各环节。德技并修,强化育人措施。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习惯与文明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加汶上县第二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活动,赓续精神血脉,筑牢青春信仰。组织师生代表来到县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学习先烈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苦练技术技能,立志奋斗报国。进行企业文化渗透,采用实训场所企业化管理、企业见习实践等形式,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舞蹈、书法、武术等16个社团,给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他们搭建一个施展才华、弘扬个性的舞台。参加2023年全市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4件作品获市一等奖、4件作品获市二等奖、1件作品获市三等奖。参加2023年汶上县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学校3件作品参与市级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优秀作品评选。组队参加2023年教学能力大赛,有9个教学团队,36人参加比赛,涵盖了公共基础课程组、专业课程一组和专业课程二组,呈现出参赛队伍年轻化,作品制作精良化,信息技术应用多样化。深化家校协同育人。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契机,全面开展家访活动,班子成员带头走进学生的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与家长“零距离”面对面沟通。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兴艳老师以《关注心理健康,幸福伴你成长》为主题,用专业知识引领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邀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十届国展获奖作者、兰亭奖佳作奖获得者王兆会先生到我校书画社对同学们指点书艺。3月10日,举办法制安全报告会,使广大师生增强法治观念,提高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组织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县师德师风建设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推进会议精神会议,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教师文明从教、廉洁从教、规范从教的职业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3月23日,学校组织师生收看人社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向优秀技能人才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立足实际提升内涵,以高水平教改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加强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实行不定时巡课查课制度,定期通报课堂情况。规范教学质量监控。认真完成了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工作,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交流、能力提升。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理念方面的培训和提升,努力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今年,邀请华职教育科技集团张庆阔董事长座谈交流,指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学校利用国培、省培等平台帮助教师深造,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2023年省培、国培。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入职培训。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4月20日举办了“最美人间四月天,最是读书能致远”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进一步促进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举办学校教学能手比赛并推荐15名教师参加县级评选,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积极承办济宁市职业教育第九批教学能手评选活动第三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观摩学习,对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积极申办高级技工班,2023年5月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复我校为全市首家试办高级技工班的职业学校,开设6个专业。组织完成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的申报工作,新增的3个专业全部通过省教育厅备案审核,开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工作。稳步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考核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学校共成功申报了8个“1+X证书”制度试点,包括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数字影像处理等专业。精心承办汶上县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汶上县高职校首届技能节,共有机械拆装检修、汉服图案与纹理设计、餐巾折花、口腔护理等10个赛项,480名学生参加比赛。并在职业教育活动周进行了专业技能展示,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技能大赛再创佳绩,8月2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作为济宁市唯一中职学校参赛,荣获金奖1枚,铜奖1枚。9月,在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职教高考助学圆梦。2023年职教高考本科上线25人,其中24人被本科院校录取。进一步提升实习实训教学保障能力,加大实训设备建设投入资金,大力推进实训室7S管理。结合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建设,开展实践教学条件升级改造工作。
四、坚持深耕校企合作,以高层次谋划展现产教融合新突破
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与山东华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县高职校1000平米实训室建设生产实训一体化的加工实训教室,让学生接触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学习实际加工生产技术,在学校直接上岗锻炼。与山东西曼克技术有限公司商洽搬运机器人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达成初步共识,拟规划建设理论教学区、理实一体化教学区、办公区、成果展廊和生产性实践操作区五个功能区域,目前正在设计效果图。与共享集团合作建设铸造3D打印生产性智能制造工厂,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加工生产紧密结合,培养能够直接参与企业加工生产的技术人才。联合凯尔菱电(山东)电梯有限公司、济宁泽瑞服饰有限公司和济宁百川鞋业有限公司、爱丝制衣等企业,创新培训模式,稳步推进学徒制培养模式,把培训班办到生产车间。同时,加大对实习企业的筛选,进一步建立完善稳定、有序、灵活的实习单位,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习空间。注重在本地企业中挖掘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便利。承办全县新型农民学历提升培训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助力我县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高标准建设展现良好育人环境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缓解就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总投资670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是为解决学生住宿空间不足的问题,新建两栋总建筑面积为9731.4平方米的宿舍楼,正在安装门窗及室内水电。二是为改变目前学生错时就餐的现状,扩建面积达2662.62平方米的餐厅,正在进行内外墙装饰装修;三是为解决教室和实训车间数量不足的问题,接建建筑面积3337.58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目前主体已经完工。四是为改善汽修专业实训条件,提升汽修专业学生实训水平,建设建筑面积1775.52平方米的汽修实训车间,现已投入使用。五是新征地60亩,投入5亿元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正在进行考古发掘,预计于2024年1月份完成考古计划,考古发掘完成后即能开工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六、深化学校改革发展,以高质量治理展现服务保障新活力
有序推进学校系部制改革,激发学校内部活力。随着学校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增多,师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特点,按同类或相近专业为单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管理模式——系部制,现已正式成立智能制造部、电子信息部、服装文旅保健部、基础教育教学部四大学部,并推选出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为系部主任,全面主持学部日常工作。学校系部制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为了加强各个专业的建设,各系部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推动学科的资源整合,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沟通,促进学校更好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更好地为我校职教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全方位提供助力,更好地推动我校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