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南池小学基本概况
济宁市南池小学基本信息 | |
办学性质 | 公办学校 |
主管部门 | 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
办学地点 | 济宁市任城区柳行南街1号 |
联系方式 | 0537--5668255 |
办公时间 | 工作日上午 8:00--11:30下午 14:30--18:00(夏)14:00--17:30(冬) |
学校简介 | 一、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10684平方米,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教职工102人,其中回族9人,约占总人数的9%,在校学生1542人,其中回、维吾尔、哈尼等少数民族176人,约占总人数的11%。 二、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200米环形塑胶操场,配备风雨操场、舞蹈房、科学实验室、仪器室、科学探究室、机器人室、300座多功能报告大厅等多个专业功能教室,是目前城区环境最佳、设施一流的规范化小学。 三、办学特色 弘扬中华经典,传承民族文化。学校秉承“明德立美,以美启智”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德”和“美”的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工作中力图用精致工作打造精品教育,致力于培育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精细高效的管理文化、求真求实的教研文化、积极向上的师生文化,打造品德高尚、学养深厚的教师队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学生队伍,把学校建成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心灵慰藉的家园,为师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三、传承民族教育特色,打造特色民族学校。 学校建成使用以来,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先后成立了空竹、太极拳、刺绣、诗歌、合唱、书法、国学、机器人等30多个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美文诵读、汉字听写大赛、书法展览、国学讲堂等特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德育途径。开展“1+10+N”阅读教学改革,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受到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6名学生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学生千余幅书法作品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合唱社团参加山东卫视庆祝建国6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空竹社团参加省残运会闭幕式表演,曲艺社团参加省曲协组织的文化展演,不断打造特色民族学校,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 四、师资水平 在职教师102人。其中,省市级教学能手3人,市杏坛名师1人,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市区级优质课、观摩课及基本功获得者40余人。 五、荣誉奖励 学校蓬勃发展,民族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健康教育促进学校试点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创客教育实践基地理事单位、市级绿色生态学校、市级后勤管理示范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市级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实验试点校等多项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被济宁市群众艺术馆确定为少儿艺术教育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六、历史沿革 济宁市南池小学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小学。前身是明末清初全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第二大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李永寿捐资兴办的儿童启蒙学校,以教授阿文为主,兼授汉学,后逐渐演化为普通民族小学。1922年,命名为“守真小学”,坐落于柳行清真西寺。学校先后更名为“济宁县国民第五十六小学”、“济宁柳行初级小学”、“济宁柳行街小学”、“济宁市柳行街回民小学”。 1985年,济宁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济宁市回民小学”。2008年,伴随着西南片区大开发和古南池重建,学校也于异地重建,百年老校扬帆再启航。正式命名为“济宁市南池小学(济宁市回民小学)”。新学校2011年11月动工,2012年9月建成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