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卫生用水知识
1、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
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2、生活饮用水出现异常怎么办?
(1)首先判断是否仅是自己家的水有问题。如果是,需先查找自己的原因,查不清原因可以向供水或管水单位反映,也可委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检测。
(2)如果不仅自己家饮水出现异常,所在居民楼、小区均出现同样的异常情况,则应立即与本地卫生监督机构联系,反应有关情况,请求协助解决饮水污染问题。
3、二次供水有哪些基本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储存、加压和消毒处理,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其基本卫生要求:①二次供水设备(如水箱、管道等)的设计和材质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851-1997要求;②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2次;③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④二次供水水质每年监测2次,发现异常情况时随时检验。
4、水龙头中放出的自来水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白色气泡?
放出的自来水有白色气泡,尤其以早晨第一次放水时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接管、检修、抢修等停水或管道失压后使空气进入管道中,在自来水压力恢复时,自来水管中渗进了空气,空气溶解在水中,形成微小的气泡,放水时就与自来水一起流出来产生的白色状浑浊,当放臵片刻后水中的空气即可挥发澄清,不影响水质。
5、为什么自来水有时会出现浑浊或呈黄色?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可能的原因:
①管道或水龙头陈旧,管中或水龙头中的沉积物、铁锈随水流出。 ②水箱长时间没有清洗,或因防护不当受污染,导致水质变黄、混浊。 ③停水后管道进入空气,使管壁生成氧化物(俗称铁锈),再来水时经水流冲刷,铁锈脱落导致水质变黄,放一段时间将恢复正常。处理办法:用户可以打开水龙头放水一段时间,将沉积物或铁锈排清,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水质即可恢复正常。
6、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
答: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饮用后而引发各种介水传染病。
7、什么叫介水传染病?
答: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或者是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饮用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如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时间长,饮水人数又多,就会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8、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
答: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突发性大量人群发生相似疾病;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是引起介水传染病发病的主要威胁。
9、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如何处理?
答: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报告卫生监督协管员、村委会、乡政府、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10、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什么制度?
答:卫生许可制度
11、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答: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划定生产区的范围。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外围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设臵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渠道。
12、供管水人员为什么要定期体检?
答:防止供管水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所患疾病经水传播给健康人群。
13、供管水人员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答:让供管水人员熟悉有关的法律、行政规章、饮水卫生标准,掌握相应的卫生知识。
14、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药物有哪些?
答:漂白粉、优氯净、氯气、集中式供水单位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消毒。
15、二次供水水箱为什么要加盖加锁?
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污染水质。
16、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
答: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17、为什么蓄水池、水箱等盛水容器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处理?
答:清除盛水容器中的附着物、沉淀物,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杀灭微生物。
18、最佳水——凉开水
所谓凉开水,就是把烧开的水倒入茶杯,盖上杯盖,等冷却到20—25℃时就成了一杯凉开水。经研究发现,开水自然冷却后,水中的氯气要比一般自然水降低50%,水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某些变化,水的表面张力、水的密度、导电率等理化性能都有所改变,其生物活性比自然水要高出4—5倍,与生物活细胞里的水十分相似,因而易于渗透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另据外刊报道,喝凉开水比喝温开水的效果好。前提是自来水是安全的。
19、关于硬水
所谓"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多,尤其是钙和镁。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会给生活带来好多麻烦,比如用水器具上结水垢、肥皂和清洁剂的洗涤效率减低等。
20、水垢成因
即便是在硬水质地区,只要水中的饱和指数未被超过,水管中就不会结水垢。若在饱和指数以下或正好在饱和的临界点上,都不会有水垢生成。反之,软水质中也会生水垢,如果超出了饱和指数的话。饱和指数由水的酸碱度决定。众所周知,酸碱度是通过PH测试来测定的: PH值越低,水中的酸性越强,饱和指数越高,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多;PH值越高,水中的碱性越强,饱和指数越低,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少。对水加热、水压降低(如打开水龙头等)、在水中添加化学品剂等都会导致PH值升高。随着PH值升高,水能溶解矿物质成分的能力减低,这些矿物质成分(碳酸钙为主)也就沉淀出来,成了水垢。循环系统(如冷却塔、蒸汽锅炉、循环水处理系统等)工作中,压力和温度长期处在变化中,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另外在工业用水中,由于经常要加石灰或一些腐蚀性品剂,也会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这些都是水垢成因。
21、8种不能喝的水
(1)生水: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的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易导致膀胱癌、直肠癌;野外的生水含有害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饮用后,易得急性肠胃炎、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
(2)不开的水: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有害物质会随蒸汽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饮用起来则安全得多。
(3)重新煮开的水:开水重新再煮沸,就会使水中的亚硝酸含量超标,引起人的身体损害,日久还能引起癌症。
(4)空气中久置的水:凉白开水不能在空气中暴露太久,否则会失去生物活性,从而失去很多特殊功能;如果时间过长,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可能增加某些有害物质的含量。
(5)隔夜水:盛在保暖瓶中不是当天的开水,类似于空气中久臵的水。
(6)老化水:即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这种水,会使未成年人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加速衰老;致使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增。
(7)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一夜或者很长时间的开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
(8)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饭菜等食物的锅底剩余的开水。常饮这种水,或者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常随水进入人体,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