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使学校建设、发展和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特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与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优异的办学成绩,干部、教师队伍工作扎实,作风优良,紧紧围绕“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目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高效课堂学知识,特色教育长才干”的办学模式。学校现有班子成员9人,年龄结构合理,组织能力强、职能明晰,班子成员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务实肯干的工作特点,是一支团结勤奋、敬业奉献、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377人,教职工96人。
(二)学校优势
近几年,学校加强人文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创了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工作新局面。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在全区、市、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成为学校教育的两大品牌。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百名走向新世纪特色学校、全国航空航海模型重点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济宁市文明校园、教学示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科普教育示范校、创客空间示范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区优质教育学校、区办学水平督导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
学校目前占地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没有标准操场与足够的活动空间,依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由于建设与居民拆迁制约,学校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场地不足,部分功能室不能很好地完善,使学校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安全隐患之中,难以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制约了师生身心与健康的全面发展。原四层现浇、走廊为挑梁教学楼1984年建成,至今已使用36年之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拆除再重建。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原教学楼和实验综合楼在2022年7月列为教体局拆迁重建项目。
2.软件设施:
(1)学校依然存在教职工缺编,各科教师配备不整齐,部分综合学科教师团队及研究水平还比较薄弱,一些急需提升的学科没有专职教师,学科专业提升受限。
(2)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教师思想理念较为保守,没有突破、创新、提升意识;教师整体的敬业精神与精气神不强;积极进取的动力不足。
(3)学校在全区乃至全市的骨干教师、名师数量较少。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目标,秉承“坚持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规律 彰显特色发展 尊重个性成长”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基础,努力探索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师素养、培育行雅少年的学校管理新思路,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全面提升学校形象,办出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2.发展思路
坚持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的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不断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以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为两翼,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优质小学。积极争取政策,彻底改变学校面貌,形成一个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温馨典雅的学校。让“学校因我更美好”的学校精神深入到每名师生心中,做一名“慈爱于心 慧教于行”的枣小人,每名师生秉持“厚德立身 崇学尚美”的校风,践行“爱国励志 端行乐学”的校训,让每位学生“强体 启智 行雅”,让学校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师生的行为。
3.学校五年发展目标
(1)学校将以努力创建优质示范学校为抓手,办出“教学高质量、办学高水平”的人民满意学校。
(2)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方向,力争把学校创建成省、市级文明校园。
(3)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学校管理条例,保持教育督导优秀等次。
(4)在校舍和活动场地建设完成的情况下,申报并争取建成济宁市(或省)规范化学校。
(5)完成二期拆迁建设任务,按照时间节点先后完成二期(99户私房)拆迁任务,12002平方米回迁楼建设任务,712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设,拆除旧教学楼,续建1122平方米新的教学楼,逐渐推进枣店阁中心小学规划建设。
(6)以“强队伍、上水平、提素质、高质量”为教师教育目标,力争培养1—2名省学科优秀教师,2—3名市学科优秀教师,4—5名区学科优秀教师,五年内学校区级以上学科优秀教师人数达到40%以上。
(7)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保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的优势,在乒乓球、篮球、田径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棋类活动,开发学生智能,大力开展机器人教育和航模科技活动,建设成济宁市机器人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星级科技示范校。
(8)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扎根课堂、学校、家庭。大力开展艺术教育,积极拓展民乐器乐活动空间,壮大书画兴趣活动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使50%以上的学生在校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30%以上的学生在区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9)扎实开展好枣店阁学区制建设,发挥联谊学校的带头作用,组织协调联谊校间各项活动,加强校际间沟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学区制优质学校,争创学区制建设示范校。
(10)实施教育信息化带动战略,实现数字化校园,争创市级数字化建设示范学校、省级教育信息化示范校。
(二)具体目标
1.班子建设
学校要有强大的发展活力,领导班子是关键。靠全体教师办学,靠班子队伍建设,干群才能共谋发展,共同努力,共赴前程。因此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一支勤奋学习的团队,一支凝心聚力的团队,一支求真务实的团队,一支勤政廉洁的团队,一支勇于创新的团队,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不断提升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学习力、创新力、决策力是我校班子建设的目标。班子成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领航人,教育创新的佼佼者,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所有成员都要带好一个学科,精通一门教育技术,成为区级以上名师。
2.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师风目标:逐步形成一种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形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群体。
(2)结构目标:骨干教师队伍形成梯队,力争实现新增省级优秀教师1-2名,市级优秀教师2-3名,区级优秀教师6-8名,形成一支高层次、高质量的骨干教师队伍。
(3)制度建设目标:完善科学合理的以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育信息化为载体的教师培训体系,建构以开放培训、研修培训、校本培训为一体的教师终身教育培养体系。强化教师普通话、信息技术教育,使优良率达90%以上,教师基本功达标率保持100%。
3.德育工作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围绕德育课题,进一步完善德育校本课程,力争使德育工作达到全区、全市领先水平。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
4.教学工作目标
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总目标,培养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创新型的教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志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好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落实教学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实现人人参与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管理见成效。落实“八个精心”要求,实现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5)加强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好校级家委会活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水平,彰显百年老校内涵。
5.总务工作目标
总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做到三个确保、三个力争。
三个确保是:确保校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教学、办公生活用品的维护、维修、采购、保管、供应及时到位;确保学校财务管理规范、精细,账物相符;确保学校用水用电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三个力争是:力争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力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力争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益。重大采购、重大事项全部实行报批制度,重大政务、财务实行公示制度,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全市后勤管理服务示范学校。
6.改善办学条件目标
完成二期居民房拆迁和操场等建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先后完成99户私房拆迁任务,12002平方米回迁楼建设任务,712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设,拆除旧教学楼,续建1122平方米新教学楼,逐步推进枣店阁中心小学规划建设。
三、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引导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学校发展、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把思想认识切实转化为关心学校发展,关心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实际行动中。
2.组织保障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落实目标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对目标的落实负有全面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按照既定的目标和分管工作,分解任务,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并通过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行;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制度保障
以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树立“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发展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枣店阁中心小学管理制度汇编》为依据,规范岗位职责、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产管理等工作;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指导督促、强化执行;制定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及考核机制,使目标落实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学校管理的突出亮点。
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
二〇二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