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煤矿学校考试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考试过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考试管理制度。
一、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小学按照义务教育学校(除小学一二年级外)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的要求,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期末考试一次。初中按照实际出发,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二、规范命题,确保试题质量。
考试试题的命制要坚持高标准,确保严密性。试题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题型、试题内容与难度不超出现行教材和课程标准。
(一)命题和印制
1、监测由学校统一命题。
2、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期末监测均采用教研室统一命题的试卷,特殊情况需学校自行命题时,另行通知。
3、监测过程中相关责任人要认真做好试题的命制和保密工作,要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试卷题量、难易程度、题型选择、试卷结构等负有全部责任,确保命题质量。命题人要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便统一阅卷。
(二)组织和监考
1、监测由校教导处统一组织安排,要在监测一周前将考务工作安排通知相关人员。考场安排等组织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落实。凡与学生学习有关的文字资料、数据等不能放置在教室内。每次监测,要求考生全部参加。凡因病因事不能参加监测者,须经学校教务处批准后报校长办公室。
2、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监考教师。监考人员必须于开考前10分钟到岗,其中一名教师到考场检查环境、维持秩序;另一名教师到教务处领取试卷,然后直接到达监考教室。开考前5分钟宣布监测时间并当场拆发试卷,提醒学生将姓名、学号、班级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
3、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喧哗。监测中,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
4、监考教师要认真执行考场规则,两位监考教师分别位于教室的前后。考场内不准阅读书报和谈笑,不拨打或接听电话,不准擅离职守,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5、监测结束前15分钟,监考人员要提醒学生并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监测时间终止时,应立刻收卷,认真查点试卷份数,准确无误后及时送交教务处。
6、期末监测时分别安排专人负责全校和年级组的巡考,巡考人员全程关心试卷领用及监考职责发挥的规范性情况,及时解决监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巡考人员应事先了解当次监测的总体安排与具体要求,熟悉监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地执行巡考任务。
(三)装订和批阅
1、监测结束后,由教导处统一装订试卷,装订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将姓名、班级、学号订严,不能漏页、倒页。
2、由教导处组织安排阅卷工作,分年级分学科在阅卷组长的主持下阅卷,阅卷原则上集中批改,采用流水作业方法合理分工,一包到底。由组长负责,先学习研究试题答案,对照标准答案定出统一评分标准,然后进行阅卷。阅卷过程中要严格参照统一的评分标准批阅学生考卷,避免错批与漏批,如有争议与矛盾之处,由同学科组讨论,并由学科分管行政人员确定。判卷过程中要做到标准统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任何个人无权自行修改评分标准。
3、为方便输分工作,阅卷老师要正确记载小分与总分。任何教师无权擅自更改既有的分数。确需更正的,须报请组长批准后,本项判卷人和组长分别签字才能生效。
4、试卷复查完毕不存在异议后进行拆封,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师进行成绩录入,拆封后,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原则上一律不再更改。
(四)试题分析
1、监测结束后各位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和答题情况,做好分数登统和量化分析,做好分析总结,完成所任班级质量分析报告。
2、质量分析报告分为书面报告和分数的成绩统计两部分,书面报告一般从“取得成绩”、“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分析总结。教师在认真分析试卷过程中应体现其实用性,要反映出教学的得失,形成改进措施并积极改进。
3、学校以年级学科为单位将试题分析报告至教导处。
三、重视过程体验,推行等级评价。
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不断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评述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期末考试,学生的成绩均以等级呈现,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调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指导,强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例会、教研、备课和家长会等途径组织师生、家长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考试管理的目的意义。同时,学校设立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教务处,成立考试管理领导小组,校支部委书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考试、命题等具体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