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金乡县 > 金乡县东城小学 > 体育美育 > 体育评价

金乡县东城小学体育工作自评结果

发布日期:2024-05-16 15:35 信息来源: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金乡县东城小学自建校以来,体育工作始终是学校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在校领导带领下,体育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摸索出五项能够切实推进体育工作、立体提升教育品质的举措。

一、立足常规——上好每一节体育常态课

我校认真落实国家体育课程规定,在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基础上,立足教研、教学,为上好每一节体育常态课保驾护航。

(一)坚持课标引领

新课标是教学的航标、是教学的指南针。学校组织全体体育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学习,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培训与考试,让每位教师对新课标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

教研组将落实新课标作为集体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并安排新课标的专题讨论,同时以新课标为导向组织听评课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交流,共同进步。

(二)立足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组不断摸索,总结出提高体育研活动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以“学”为本,保证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的时间。组内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集体学,个人学;对照书本学,请有经验、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指导大家学;在校内学,走出校外学等。

成立学习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成立学习共同体,帮助新入职老师尽快提高。定期组织老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对平时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进行交流。

(三)关注兴趣培养,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我校教师在体育课中创造各种比赛机会,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与比赛,不但使用了所学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并使他们在活动和比赛中进一步激发新的求知欲。

教学手段、组织教法多样性 。在确定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手段时,我们从教材本身的特点,从课的任务、目的、要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多变的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在练习环境、组织形式以及器材的配备等方面,常出新意。在同一个学习内容中,变换多样的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到有新鲜感,这样也就保证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人人参与——建立学校体育活动体系

历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特色运动会主题活动

在活动组织上,由校领导班子统筹协调,体育组老师具体实施,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助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形成了以趣味运动为主的文体娱乐活动。

运动会包括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百分之八十及以上的学生参加团体项目,百分之五十及以上的学生参加个人项目,其中团体项目如:拔河,花样接力等,个人项目如呼啦圈,花样跳绳等。其中团体项目以班为单位参加,个人项目以个人或组合为单位参加。

(二)以形成正确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精神风貌为导向的常练、多赛

我校每年定期参加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等赛事,激发了学生对球类运动的热情,享受了运动的乐趣,同时在比赛中磨练意志互相影响,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通过多年的积累和统筹规划,我校体育活动做到了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活动中成长,以体育活动育人。

三、建立特色——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质发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弥补常态课学生锻炼时间不足,提高学与练的兴趣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经学校课教处和体育组老师多次教研反复打磨确定了篮球、乒乓球特色课程。

四、以点促面——抓好学校课外训练

课外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我校对课外体育训练队建设十分重视,先后建立并常年训练的课外训练队共有三支: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这三支队伍不仅成为了我校对外展示的一大亮点,更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引领学生全员参与、提升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

(一)以选拔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课外训练队简称校队,是代表学校参加县区级、市级、甚至省级比赛的高水平运动训练队伍。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人才的选拔上我校高度重视,形成了全员海选、自主报名、教师家长推荐的三位一体选拔模式。

每个学期开始,我校都会开展各级各类校队选拔队员工作。首先,在公开海选前,我们体育组老师会根据项目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进行集中研讨制定海选方案。方案通过学校审定后再下达海选通知,将每个训练队选拔的方式、要求等通过班主任传达到每个学生,使所有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都能够有一个公平的竞选机会。

海选一般分为三大块:身体素质测评、技能测评、性格气质测评。我们全体体育老师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保证海选的科学公正客观,为以后的训练比赛打下坚实基础。

海选结束后,校队大门依然对所有学生开放。海选难免有所遗漏,总有一些学生会主动找到带队老师要求参训,我们一样会通过相同标准进行测评,通过后即可入队。

小学生随着年龄变化身心变化很大,有时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一个样,所以在人才的选拔上我们校队选材始终保持动态开放。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认真观察,将适合参加校队的学生及时推荐到校队中,另外,家长的推荐也是一个人才输送重要渠道。

以上三种途径为校队人才的选拔打通了流畅、动态、全面的通道,像过筛子一样,层层递进,最终将所有“好苗子”都能吸取到校队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以训练、比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运动参与度

校队训练全部公开进行(除部分室内训练),所有学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每一次训练课都是一次榜样示范课,入选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后体技能更加出色,无论对于校队队员还是未能入选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兴趣培养。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在田径运动会、篮乒班级联赛等各类比赛中,校队成员都是核心成员,他们肩负着组织、训练本班参赛队员的任务,将校队中学到的体技能知识很好地传播到了同学们中去,起到了以点促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以过程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校队的建设,从选拔、训练、再到比赛,整个过程都蕴涵着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养成积累着体育核心素养,最终为我们学生健康体质、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夯实了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校从立足常规教学与教研、丰富大课间、创设特色课程、体育活动多样化、做好课余训练队五个方面着手,全方位立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在校园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学生爱体育、常参与、能提高,精神面貌昂扬积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乡县东城小学体育评估自评结果报表(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