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嘉祥县 > 嘉祥县第二中学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嘉祥县第二中学2023-2024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5-17 10:34 信息来源:嘉祥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一)学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实施班级劳动方案。

(二)注重学科灌输,科任教师根据各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一)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普及环境美化知识,让学生认领绿植并进行养护,在劳动中享受快乐。

(二)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好每天两次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三)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

1.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

2.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如初一独立完成买菜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初二、初三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三)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校以“团委活动”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

四、宣传评价。

学期末,班级要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每一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同时,应教育他们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而且要动手。因此,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五、嘉祥二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

(一)班级劳动清单(初一初二初三)1.书桌、书包干净、整洁课本资料分类存放。2.创意布置教室文化墙、黑板报、读书角等。3.对校园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处理;劳动中讲究节能环保,有节能金点子。4.自觉节约水电。5.分工的值日认真彻底;积极参加班级大扫除。6.寄宿制学生自己换洗衣物,按标准进行内务整理,宿舍保持整洁;文明就餐,餐后自觉清理餐桌。7.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创意改变班级垃圾桶、书报架等班级用品。8.爱护学校公物,协助老师进行保护。

(二).家务劳动教育清单

初一

1.做好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洗头、洗澡、剪指甲等。2清洗及叠放自己的内衣等个人物品。4.爱惜文具和书本,整理自己的书桌。6.协助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餐具,擦桌、扫地、拖地、擦桌椅,丢垃圾,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清洗拖把、抹布等。8.在家人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6、主动协助父母招待客人,清洗、削水果等。7.为家中动物喂水喂食、清理屋舍,为家中植物除草施肥浇水等。- 9 - 8.外出前,协助家长关好门窗、自来水龙头、天然气阀门等。

初二

1.做饭成习惯。在家能自己做饭,能和父母完成家中正餐所需要的清洗、烹饪。2.分类讲科学。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家中物品做到科学分类,并主动向他人普及相关知识等。3.操作有水平。床铺整齐,衣物、书桌摆放整齐有序;手工制作能熟练操作,并有自己的创意;能安装简单的日常用品。4.服务有意识。饭前饭后摆放、收拾物品成为习惯;主动帮父母、亲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5.分辨有深度。能科学辨识生活用品好坏,并能做剔除、清洗和进一步加工处理。6.懂种植、养殖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掌握一种绿色植物或小动物的相关知识,能照顾管理整个生长期,从中获得劳动的喜悦感和责任感。

初三

1. 力所能及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如交通指引等。2.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3.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出行,爱护环境,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劝导。4.到附近养老院、福利中心等机构参与社会志愿服务。5.结合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农耕劳动,到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参加劳动。